隨著眾人皆知秦國長公子扶蘇那句“秦國之道即為王道”和金光一起傳遍了天下,荀子那句“秦當為天下”也被天下百姓傳揚。
六國的王宮內,在位的君主們都忍不住失落,終究是走到了這一步。
韓王安:“到底是走到了這一步……”
韓國勢微,他之前一直不斷的割地,不斷的退讓,難道他不知道這樣不好嗎?可他沒有辦法,他隻是想讓韓國活的久一點,再久一點。
可還是走到了今天這個地步。
先人打下的江山社稷終究是保不住了。
趙王聽信讒言,昏庸無能,早已嚇破膽,一心歸順保住自己的富貴;
魏王平庸,自知國力難以抵擋秦國的進攻,不再掙紮;
楚王有心無力,國內政治腐敗,派係林立,歸順是他保有平安的唯一選擇;
燕王頗有心氣,但燕國實力過弱,幾番思量,為了燕國百姓,還是選擇歸順;
齊王,不必他多思考,自打荀子的言論傳出,齊國已經被學子們裹挾著不得不歸順了。
總之,大勢之下,不戰而屈人之兵,秦國一統的步伐迅速加快,六國的降書已經快馬加鞭遞往了秦國。
“六國降書,已按王上吩咐分置金匱。”
李斯恭敬的回稟,他雖是廷尉,但呂不韋明顯有隱退之意,所以李斯如今雖無相國之名,但也承擔起了大半相國該乾的事情。
嬴政修長的手指已叩擊案幾,似隨口說道:“舉辦個六國歸順儀式吧,扶蘇想看有意思的場麵。”
有意思的場麵?
李斯一愣,正欲開口詢問,就被秦王的話堵住了話口:“呂不韋有意辭官,寡人允了。”
嬴政點到為止,李斯顯然明白了他的意思。
話都說到這個份上了,他還能怎麼拒絕?
“臣定當殫精竭慮,不負王命。”
不過,有意思的場麵,到底要怎麼個有意思法?
“叩叩”
韓非抬頭,看著麵前的李斯,“你很閒?”
“六國的降書送上去了,今日王上召我說了後麵的安排。”
李斯一本正經,見狀,韓非微微坐直,做傾聽狀。
“六國歸順不是小事……我有意讓你參與到歸順儀式的舉辦裡。”
韓非剛露出一點懷疑的神態,李斯就補充道:“呂相要辭官,王上準了。”
韓非的神情頓時變了,看著李斯微微睜大了眼睛,李斯頷首,態度看上去認真極了。
“所以,你是想?”
“我們到底是師兄弟,我有意讓你接任廷尉一職,但你到底出身韓國……”
李斯點到為止,韓非了然,這是要借六國歸順的時機,讓他攢點功績,也證明忠心。
知曉李斯的一片好意,韓非也不多推讓,“行,我來辦。”
“那就交給你了。”李斯鬆了口氣,克製著嘴角上揚,“有什麼需要的和我說。”
“放心吧,不會和你客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