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時候人人家裡都沒多的糧食,每一天,每一餐都是算著吃。
家裡兒子還出事,一門心思都放在兒子身上,想著找關係弄出來。
最後竹籃打水一場空不說,連帶著和大哥、二哥家關係也稀疏了不少。
準確一點說,是有了隔閡,會生分,不再像以前那麼好。
現在侄子出息了,或許看在以往的情分,血脈關係上,給了一個上工名額。
除此之外,她又能要求什麼.....
三家的當家是親兄弟不錯,二哥跑出去十幾年,很大概率外外麵沒了。
二哥家困難的時候沒有幫忙,加上是二嫂當家,想讓現在的侄子關照家裡,基本不可能。
就隻有當初給了二哥家不少糧食,時不時會關心、照拂的大哥,從侄子有出息之後,一直被照顧著。
整個村子,隻有大哥家裡,有兩個人在蘑菇培育基地上工。
加上大哥、二哥家關係越發親近,以後基本不用擔心糧食問題,算是村裡最先減輕糧食壓力的。
還有就是爹娘那邊,從小就偏心寵著侄子,現在侄子出息了,什麼都往那邊送,二老壓根不會缺吃的。
糧食、肉、菜、水果、油、煙、酒、等,甚至買了一個一百多塊錢的收音機給二老聽,還聽村裡說,連過冬的棉衣、棉褲、棉被都有。
給二老安排的明明白白,村裡人都說二老享福了。
說不羨慕是不可能,可羨慕也沒用,強拉關係貼上去,隻會招來嫌棄,說不定還會被村裡人說閒話。
更彆提侄子成了族長,貼上去隻要人家不耐煩,村裡都會有人搶著出頭。
真要算起來,兩家的族譜都不在同一頁麵了。
等到修族譜的時候,身為族長的陳景,就會單開一頁,往後他的子孫後代,就全部在那一頁上。
這不僅代表他這一脈的分支,也代表以後,子孫後輩得追喊他為一世祖!
族譜單開一頁是特殊殊榮,和「青史留名」的意思差不多,隻是大多隻有族人知曉。
在祠堂中堂的位置,未來擺放牌位的時候,陳景可以在最上麵,享受一個支脈的香火。
“娘,吃橘子。”
在李秀蘭思緒萬千的時候,旁邊小娟從哥哥手裡拿過橘子,睜著眼睛看向母親,柔聲開口。
小丫頭還很懵懂,隻知道想把橘子分給母親吃,壓根沒記住曾奶奶的叮囑。
鐵蛋、大壯、看到這一幕,頓時一愣,妹妹都說出來,兩人也不知道怎麼辦。
按照曾奶奶的叮囑,是不能拿橘子給母親、爺爺、奶奶。可,曾奶奶不在這邊,給了也不知道.....
“不用,娘不吃,你吃就好了。”對此,李英子微微一笑,搖頭回應。
二老給孩子的東西,吃一兩粒花生米不會怎麼樣,要是給孩子手裡水果吃了,被二老知道,肯定得挨罵。
周圍都是鄰居,這事傳出去,她在村裡還不得落一個嘴饞拿孩子水果吃的名號。
再說,本來就是幾個孩子的娘,好東西都會給孩子吃,還不至於吃孩子的東西。
現在又不是吃不飽飯,吃得飽飯的情況下,她更原因每餐吃飽一點。
“好了,橘子你們自己留著吃,誰也不要給,知道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