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章 蘋鸞樓更名樊樓_北宋,開局娶走蘇家八娘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79章 蘋鸞樓更名樊樓(1 / 1)

張茂則微微俯身,應了一聲,便是打算出門去傳報皇城司。很快,他便是又回來了,站回了趙禎的身邊,隨時等待吩咐。

而趙禎此時就是敲著手裡的奏折,道:“今晨......越府還敢刺殺朝廷命官?屬實嗎?”

張茂則微微搖頭,道:“這......暫且不知。皇城司已經前往核查,朱雀街確有打鬥痕跡,亦是有周遭百姓作證,確實是有刺殺事件。”

“能確定那人就是韓執嗎?”

“複陛下,是——”張茂則頷首道,“經過皇城司排查,受刺的路途上,正在韓少卿每日當值的必經之路上。此路上,並沒有其他官員會經過,故而隻有可能是韓少卿。”

“他是怎麼脫困的?”

“有人幫忙,但是具體是何人,尚未可知。”

趙禎思索了一下,腦子裡頓時就閃出了一個人名,道:“那應當是包樞密了,他唯有這麼一個學生,應該是打算保著的。”

至此,他就沒有什麼疑惑了。然後又道:“包拯那倔老頭,倒是舍得為了學生冒險。”

張茂則垂首恭立,低聲應和:“包樞密向來愛才如命,韓少卿機敏過人,又是大理寺得力乾吏,難怪包樞密肯傾力相助。”

趙禎笑了笑,道:“你倒也是喜歡他。”

張茂則微微一笑,仍垂眸恭謹道:“回官家,韓少卿斷案如神,知禮懂法,臣不過是實話實說。”

趙禎繼續看著手裡的奏折,隨後臉色重新恢複嚴肅,道:“然後應天府書院的學子,也都被謀害了是嗎......”

張茂則見趙禎神色凝重,趕忙趨前半步,從袖中掏出一卷泛黃的名單,道:“陛下明鑒,皇城司在搜查越府密宅時,於暗格裡發現此卷——”

“上麵密密麻麻寫著三十七位應天府書院學子的名字,旁邊批注‘已取戶籍文書’、‘度牒辦妥’等字樣。”

趙禎微微蹙眉,道:“密宅?何來密宅,不是方才才下令搜查嗎?”

“複陛下,此乃皇城司今日調查韓少卿遇刺時,意外發現的越府暗樁據點。”張茂則不動聲色,答道,“隻是方才打算稟報,便是有了這奏折。”

趙禎目光落回奏折上,指尖輕輕叩擊禦案:“所以你斷定此處是越府密宅?”

“不敢斷定,故先遣暗樁監視。”

宋仁宗微微頷首,便是道:“那便留著這事兒,傳令下去,明日早朝——傳韓執等大理寺一眾人等,朕先前說過了,要讓他禦前審案!”

“是,官家。”

此時,趙禎像是想到了什麼一樣,從桌子上翻出了一本奏折,道:“昨日蘋鸞樓三位花魁,進了宮裡來獻曲,按照慣例,當是賞賜——張茂則,依你所見,應該賞賜些什麼?”

昨天陳師師、趙香香和徐冬冬三人確實是進了宮裡,原因也很簡單——自從上次,在瓊林苑裡聽到了那首《戒網》,張之姮就是喜歡上了。

故而昨日,她便是簡單提了一嘴。趙禎倒也是個寵得很的,便是直接下詔,把三朵金花叫了進宮,便是演奏《戒網》。

既然得到了自己想要的,張貴妃肯定開心呀。張之姮開心了,趙禎就開心——而趙禎這一開心,便是打算賞賜了。

於是乎,他便是直接大方開口,詢問三位花魁想要什麼。然後這三朵金花,倒也是什麼也不奢求,就是請求給蘋鸞樓賜一個名字。

張茂則答道:“三位花魁隻是求一個樓名,官家可以親筆提一個牌子,賜予那蘋鸞樓。”

趙禎聞言,忽而輕笑:“求樓名?倒比那些要金珠玉器的通透。既然如此......那朕就提個字便可了,也算是朕禦賜的金字招牌了。”

趙禎抬手招來內侍鋪開澄心堂紙,狼毫在硯中蘸足鬆煙墨,思索了一下,問道:“茂則,朕記得,那蘋鸞樓先前似乎是不叫這個名字吧?”

“複陛下,確實如此。”張茂則答道,“蘋鸞樓原名,為白礬樓。”

趙禎握著狼毫的手頓在半空,重複道:“白礬樓……”

墨汁在筆尖凝聚成珠,忽然滴落在宣紙上,洇出個淡墨團,倒像是瓊林苑湖裡的漣漪。他望著墨團輕笑:“白礬白礬,聽著倒像賣調料的鋪子,哪有半分風雅?”

張茂則見官家興致盎然,忙從袖中取出張小楷名錄:“陛下,這是臣讓人抄錄的汴梁樓館舊名。白礬樓原是商賈聚會之所,景德年間改作酒肆,因售賣白礬商人常聚於此得名。”

他指尖劃過“礬樓燈火”四字,又道:“坊間稱其為‘汴梁第一樓’,隻是名字確實俚俗。”

“景德年間......”趙禎目光落在名錄末尾,忽然提筆寫下“豐樂樓”三字,筆勢剛健如飛,“豐樂者,豐衣足食、安樂太平之意。”

他望著字跡點頭,又覺太過莊重,遂在旁添了行小字:

“取《戒網》‘網開三麵,豐樂民安’之意。”

寫完之後,他便是抬起頭,問道:“茂則,你看看這豐樂二字,可是如何?”

張茂則盯著宣紙上的“豐樂樓”三字,忽然想起坊間流傳的“礬樓十三間”傳說,心下一動,遂俯身道:

“陛下禦筆如行雲流水,‘豐樂’二字既合《戒網》仁政之意,又暗合‘豐登樂業’之兆,本已是絕佳。不過……”

他故意頓了頓,見趙禎挑眉示意,才接著道:“臣前段時日去幫韓少卿送賬本,聽得一書生吟誦‘樊樓燈火照瓊瑤’之句,細問之下,原來民間早有將‘白礬樓’訛作‘樊樓’的說法。”

“哦?”趙禎放下狼毫,饒有興致地轉動鎮紙,“為何作‘樊’字?”

“複陛下,”張茂則從名錄中翻出一頁,“‘礬’字本為石旁,民間書寫時多有簡化,久而久之,竟與‘樊’字混同。”

“‘樊樓’的‘樊’字,拆開來便是‘林’與‘爻’——林為雙木成森,爻為陰陽相交,正合‘辨奸明察’之意。”

趙禎指尖輕點“樊”字筆畫,道:“雙木成森,陰陽相交......民間既稱‘樊樓燈火’,朕便題出‘樊樓’之名,並‘豐樂樓’之名,許民間燈燭長明。”


最新小说: 隻要膽子大,詭異住我家 北極星的星光 穿越古代成了一家之主 五子春秋:鄉村史詩 從一條泥鰍走蛟化龍,全世界震驚 我的極品美富婆 死遁的第二年,周總瘋了 1996導演人生 變身後,我在各個世界薅羊毛 殿下,駙馬遇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