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數道目光,此時都在緊緊盯著那張年輕卻充滿自信的臉龐。
孫泉神色淡然,緩緩開口。
“乾隆皇帝有一首詩叫做《詠汝窯瓶》。”
“定州白惡有芒形,特命汝州陶嫩青。”
“口欲其堅銅以鎖,底完而舊鐵餘釘。”
“合因點筆意為靜,便不簪花鼻亦馨。”
“當日奉華陪德壽,可曾五國憶留停。”
說到這裡,孫泉稍作停頓,抬起眼皮直勾勾地看向梁海生。
梁海生先是一愣,接著就明白了孫泉的意思,於是趕緊用另一個手機找了起來。
此時直播間的觀眾們也都開始紛紛尋找。
很快就有人找到了。
【我找到了!還真有這首詩!】
【乾隆皇帝一生寫詩四萬四千多首,而且大部分都是沒什麼養分的爛詩,很多人看都不帶看的,就更彆提能這麼準確無誤的說出其中一首詩了!】
【我去!沒想到泉哥不僅懂鑒寶,就連詩詞都涉獵這麼深啊!】
【泉哥搞節目效果的時候明明是個逗比,可現在怎麼看起來還挺帥的?】
孫泉微微一笑,道:“皮毛,都是皮毛而已。”
這話一出,不出意外的彈幕頓時又是噓聲一片。
孫泉能有什麼辦法?
他也很無奈啊。
因為大部分鑒寶師或者是考古學家,確實很少有人能把詩詞和考古聯係在一起。
而從詩詞中挖掘考古痕跡,這是孫泉獨有的學習方式。
也是在一個偶然情況下,他發現很多詩詞中往往隱藏了很多考古線索。
不僅僅乾隆的四萬多首詩可以倒背如流,就連其他的唐詩宋詞等等,他也全部看了個遍。
其實就連孫泉都很疑惑,他好像有過目不忘的本事,看什麼都能很快記住,當然了,這是不可能的,可能就是單純的記性好吧。
而此時的梁海生也是頗為驚訝。
他不僅僅是震驚孫泉的詩詞儲備量。
更震驚的還是這首詩中竟然真的有“奉華”二字。
這簡直是給他打開了新世界的大門。
“小孫啊,你彆停,快繼續說!”
?????
很多比較敏感的觀眾們這時候已經發現了端倪。
梁海生不僅對孫泉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就連稱呼也從一開始氣憤的“小子”變成了“小孫”。
這說明什麼?
說明孫泉的理論很有可能真的是對的!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