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如道:“事情是這樣的,三日前從樂浪縣來了三個自稱來自委奴國的使者,自稱是受委奴國國王派遣來中原朝見中原的皇帝有要事相商,因事關朝廷下官不敢擅專,正想親自將此三人送到長安,不想正好將軍王師凱旋,不知將軍是否能將這三人帶回長安?”
薑維仔細想了想道:“這事倒也十分重要,縣令大人是不是能讓末將先見下這三個人?”
衛如道:“當然可以。”命下屬去將三人請到大堂。
沒多久三人到了,薑維細觀三人都剃著光頭,穿著草鞋,身高大約一米五左右,長的有點猥瑣。和身高一米八、相貌堂堂的薑維比簡直是天壤之彆。
三人看到薑維都跪在地上行禮,薑維忙讓三人起身說話。通過簡單的溝通,發現這三個人都不太會說漢語,隻有當中一個相貌還算端正的能說一些,儘管也是結結巴巴的。
這三個人分彆叫阿克與、彌尚羅和阿圖與,阿克與就是那個會說點漢語的人,是三人的首領。
薑維自我介紹道:“本將姓薑命維字伯約,是大漢的將軍。此次奉我大漢皇帝陛下聖命統率王師前往迎擊鮮卑的侵略。幸賴我大漢皇帝陛下的天威、三軍將士的拚命效力,我軍大獲全勝,班師回朝來到南皮縣正巧遇到三位,聽說是奉貴國國王的命令來拜見中原的天子?”
阿克與鞠了個躬後道:“我們三人是奉委奴國邪馬台國王之命漂洋過海來朝見中原天子皇帝陛下的。”話說的不太標準,不過薑維還是聽懂了。
薑維笑道:“我大漢現在已經消滅了曹魏統一了中原,你們既然要朝見中原的皇帝陛下那就是朝見我大漢皇帝陛下。”
阿克與點頭道:“我們想去拜見大漢皇帝陛下,請將軍大人一定帶我們去,我們有要事相求。”
薑維看他們神情十分激動,擺了擺手道:“三位不要激動,本將可以帶你們去朝見陛下,不必擔心,先回去休息吧,我們明天就出發。”說完,薑維看了看衛如,衛如會意讓下人帶三人去館驛休息去了。
三人走後,薑維對衛如道:“茲事體大,末將在路上問清原委後當先寫奏書上奏陛下也好讓陛下心裡先有底,還請縣令大人好好招待這三名使者。”
衛如道:“將軍放心就是。”
薑維點頭道:“末將明日就班師回京。”
次日清晨,薑維率領大軍往長安進發,卻發現這委奴國的三個使者不會騎馬,薑維隻好安排馬車給他們乘坐。大軍行進之時,薑維在馬車上向阿克與了解情況,總算是大致明白了阿克與他們朝見中原皇帝陛下的原因。
這所謂的委奴國其實隻要知道點曆史的朋友們都能猜出是哪個國家,就是那個和我們可謂一衣帶水有著複雜的愛恨情仇的那個鄰國,就是那個依靠學習我們先進文明然後強大了之後反過來欺負我們的那個國家,就是那個表麵禮儀大方實際上凶狠狡詐的那個國家。
咱們姑且稱他為倭國吧。
在東漢初期,委奴國曾經派遣使者到長安朝見漢光武帝劉秀,劉秀賜給他們一方“漢委奴國王”的印璽。後來委奴國又有幾次朝貢到了漢朝,帶的禮物竟然是生口(指的是地位比較低下的活人,基本上都是他們的奴隸)。不過,對於這種禮物我們漢朝的皇帝們都沒有接受過。
其實所謂的委奴國隻是倭國中的一個小國,倭國是由一百多個小國所組成的。說的好聽點是國家,這些小國實際上比後來的村落大不了多少。
而且據很多專家考證,當時的倭國隻限於現在的九州地區。
當時統治北九州地區的是一個叫邪馬台的國家,他的力量和人口相對於其他的國家要強大一些。統治邪馬台國的是一個女王,名字叫卑彌呼。這個卑彌呼據說終生未嫁,隻信任重用一個男仆人服侍她。這個卑彌呼有點類似於後來說的神婆,精通於鬼道因而被百姓們信賴統治邪馬台國。經過發展,這個邪馬台國後來成為了三十幾個國家的領導國,成為了一個在倭國領土上比較強大的國家。
倭國當時處於內亂時期,邪馬台統治的僅是北部九州,而且雖然三十幾個小國都臣服於邪馬台,但並不是絕對服從。更何況在邪馬台國南部還有一個狗奴國,他就不臣服邪馬台國。
這個狗奴國的國王叫卑彌弓呼,但是這個國家的實權卻掌握在一個名叫狗古智卑狗的大官手中。
狗奴國力量也很強大,也有很多國家擁護。常言道一山不容二虎,狗奴國和邪馬台國經常發生衝突,逐漸演變成戰爭。
一開始邪馬台國是經常取得勝利的,可後來狗奴國開始不斷取得勝利,甚至打的邪馬台國兵敗如山倒,甚至有顛覆國家的危險。
幸虧在關鍵時刻,卑彌呼使出了所謂的“神力”保住了邪馬台,打退了狗奴國。但是,如果狗奴國接著進攻的話,恐怕邪馬台國真的難以支撐了。
想來想去,卑彌呼看到了這方祖傳的“漢委奴國王”印璽,於是決定派遣阿克與、彌尚羅、阿夫親和阿圖與四人帶著禮物漂洋過海去朝見中原的皇帝,懇請中原皇帝派遣軍隊援助邪馬台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