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陛下,臣想說,據最新消息,夏主在海東擊敗了魏軍。”
“魏國又被打敗了,難怪魏崇延病了,看來快死了啊!”姬旦臉上露出了幾分笑意。
“陛下,這件事對我們影響也很大。”
“沒影響啊,他們在海東打,跟我們有什麼關係?”
“夏國打贏了,繼續控製高麗,並且答應給遼國售賣糧食,遼國有了更多的糧食,就會源源不斷發兵。”
“遼國的主要敵人是魏國,跟咱沒關係。”
“十幾年前,遼國數次派兵抵達黑山一帶,您忘了?”
姬旦的臉色終於變了。
“你的意思是?”
“遼國以前采取的戰術總是速戰速決,是因為遼國缺少糧食,就無法長時間作戰,現在他們一旦糧食充足……”
“那他們肯定還是會先對付魏國的,有魏國在前麵擋著。”
“遼魏尚未動手,但遼國騎兵已經進入草原,對付胡人,一旦胡人各部被遼軍收拾,那我們的黑山防線也就暴露在遼軍的鐵蹄下了。”
“那裡距離遼國核心地帶非常遠,對於遼軍來說,戰線很長,遼軍肯定還是先對付魏國。”
“陛下聖明,那裡距離遼軍的確很遠,但那裡是天然的大牧場,遼國絕不會放過那裡。臣認為,遼軍會趁著我軍與魏軍在雲中打得兩敗俱傷之時,出兵坐收漁翁。”
姬旦眼中終於閃過一絲慌張:“你是說,遼軍會出兵雲中?”
“遼國如果得到雲中,便會對魏國的易州形成進攻之勢,魏國勢必會增兵紫荊關,若陛下是遼主,想不想要雲中呢?”
姬旦恍然道:“現在怎麼做?”
“我朝兵力有限,當保存實力,而不是在雲中與魏軍消耗,最後便宜了遼國。所以還請陛下以大局為重。”
姬旦立刻明白,林良沅又是讓自己去說服姬清顏撤回雁門關。
“朕會跟三公主闡明利害。”姬旦很嚴肅地說道。
”三公主還是太年輕,臣知道她很著急,急著想要實現很多東西,但世事不隨人願。”林良沅說道,“隻要三公主撤回關內,目前的局勢,其實對我大晉百利無害。”
“如何說?”
“海東之戰,夏國戰勝,遼國得到高麗的糧食通道,誠如陛下所言,最應該擔心的是魏國。這也是夏主出兵海東的根本原因,夏主想要利用海東高麗補遼國之所缺,利用遼國對付魏國,使魏國疲憊。一旦魏國疲憊,則必有求於我們,屆時夏國想要北伐,也必然聯絡我們對付魏國。”
“我們既有與魏國談判的籌碼,也有與夏國討價還價的資格。便鼓勵他們開戰,等到夏魏疲憊之時,我們坐收漁翁,未必不能收複舊土!”
姬旦沉思起來,他覺得林良沅說的其實很有道理。
夏魏表麵議和,甚至擴大商貿,但卻在海東攪動風雲,夏主利用高麗補遼國之所缺。
明麵上兩國相安無事,實則已經在你死我活地推動大局之變。
這一次魏崇延病倒就是最有力的證明。
如果海東局勢不重要,魏崇延聽後會病倒嗎?
“在時機成熟之前,我們不應該跟魏國刀劍相向,而是隱忍保存實力。”林良沅繼續說道,“三公主是被夏主利用了,成了夏主製衡魏國的棋子。”
姬旦沉思起來。
其實很少有人知道,遼國也派兵了。
一旦夏軍和魏軍在海東兩敗俱傷,遼軍會快速穿過遼國和高麗邊界的山區,強硬地闖入高麗國境,對高麗展開一輪快速地進攻,迫使高麗臣服於遼國。
這說明遼國其實是想把高麗的主動權掌握在自己手裡,也說明遼國所圖甚大。
更說明,其實遼國也在防著夏軍。
太康九年的國際形勢,就是以魏軍在海東全軍覆沒做了一個結局。
它猶如一場風暴,改變了北方的局勢,也對接下來魏國的內政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