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經曆了一點點更正,江寧當局在對魏崇延的死這件事上的報道,算是既克製,又隱晦地挑撥。
這樣又做到了皇帝在禮節上對自己嶽父的尊重,又給民間留下了無限的暢想。
民間的反應,那與官方就完全不一樣了。
民間的聲音主要分為兩種:
一、魏崇延是被太子魏程殺掉的。
這一派在江寧城大肆宣傳,並且還把魏程弑君殺父的原因分析得頭頭是道。
核心就一個字:奪權!
奪權乾什麼呢?
野心膨脹,想要當皇帝,等不急了,再等下去,魏無忌就大權獨攬,就沒機會了。
所以魏程直接下了殺手。
二、魏崇延是病死的。
據說魏崇延這些年身體每況愈下,魏國朝堂的鬥爭日益激烈,遼國在今年發兵,晉國也陸續發兵。
魏崇延的心理壓力非常大,經常整夜失眠。
至於太子魏程,那是賢明的人,魏國上下都知道。
他怎麼可能弑君殺父呢?
第一種說法,在江寧城快速變成主流。
當然,魏崇延的死,不僅僅快速傳到江寧,在江寧引起風波。
同時,也快速傳到了遼國的上京,正在喝酒的遼國國主耶律仁光聽聞後,震驚地站起來。
站立了很久,才感慨道:少時有衝天之誌,青壯之後重振四方,知己之所缺,聚四方英才,有兼並海內,吞吐日月之心。奈何一生為長子薨世所困,終黯然離場,悲呼!悲呼!
傳到曲京後,林良沅先是一震,隨即再躺在躺椅上:風雲之變,非吾能左右!
吃吃喝喝的姬旦則放下筷子和酒杯,佇立良久:魏崇延從不以敗而頹,少有人能與之並肩,可稱當世之英傑,可惜天不假年。如此,大晉局勢危矣!
說完,他立刻傳密信給姬清顏。
魏崇延的死,直接關乎到魏國對四方的外交策略,必然卷起驚濤駭浪,改變無數人的命運。
六月二十七,魏崇延死後的第七天。
梁京的政治氛圍已經呈現出繃緊狀態,這一天,一個人從外地回到梁京,更是讓梁京的氣氛壓抑到了極點。
這個人就是魏無忌。
魏崇延死的時候,他在青州視察地方銀行的情況。
魏崇延是六月二十日死的,死訊傳到魏無忌耳朵裡的時候,是六月二十二日早上。
當時他剛查閱完青州銀行賬目,才睡下不足半個時辰,就被喚醒,得知自己的兄長突然駕崩。
這個才三十出頭的年輕人,五歲就能熟讀儒家先賢經典,八歲能成詩,十二歲主要要求去汴州下麵的一個縣做了一年縣令。
隨後的五年時間,他沒有像其他皇室成員那樣在京師享受榮華富貴,也沒有去高位鍍金,而是親自深入基層。
他去了田野裡,去了鄉野間,還去了販夫走卒和商旅之間。
他和一家農戶親自種過大半年田,和一個糧商一起賣過半年糧食。
他知道普通百姓耕一畝地的所有過程,知道麥子長出來,需要付出多大的勞力。
更知道地方上的世家舊貴們,是如何從農民手裡拿走大半的勞動成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