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叔,父親在走之前,提到了您的名字,讓我一定要快速找您回來主持大局。”
魏無忌俯視著跪在麵前的魏程,目光淡然,但長袖下的拳頭卻捏得如同鐵塊一樣。
“陛下年輕有為,大魏上下無不敬仰,大魏不會有事的。”魏無忌說道。
“還請十七叔幫我!”
“我一直都在。”
“十七叔也聽到那些流言蜚語了,侄兒悲憤交加,國難之際,小人竟用如此卑職的伎倆來對付我大魏,侄兒現在隻想一頭撞死在父親的靈柩前,以證清白!”
魏程頭上包裹著布,還滲出血跡,說明他已經撞過了。
“十七叔是不會信那些流言蜚語的。”
魏程在魏無忌麵前重重磕了一個響頭:“我絕不會辜負十七叔對我的信任,也絕不會辜負父親!”
魏無忌從皇宮裡走出來,回去洗完澡便休息了。
當各方都得知魏無忌走出皇宮後,梁京的緊張氛圍稍作緩和。
七月初,江寧的輿論傳到了梁京。
梁京現在是什麼狀態?
雖然魏無忌沒有任何職位變動,但朝堂卻爭論不休。
大臣們一邊忙著做給魏崇延出殯的準備,一邊忙著吵架。
在江寧的輿論傳過來之前,梁京的政壇的爭吵還是比較克製的。
等魏無忌回來後,爭吵更加克製。
例如戶部尚書盧清表示,應該公開禦醫過去一年問診、開藥、診斷的明細,以此來查清大魏皇帝陛下的死因。
都禦史韓騫則稍顯直接:陛下駕崩之前,隻有太子在場,那味藥是太子親自喂的!太子應該追查與這碗藥的所有相關人員,並且保證這些人的安全。
他這話後麵還有一句話沒有說出來:如果這裡麵有人死了,那就是被滅口,那你這個太子就逃不過嫌疑。
這些是江寧輿論傳過來之前魏無忌的人的表態。
的確相對柔和許多。
等江寧的輿論傳過來後,魏國朝堂上的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
用一個詞來形容:火藥桶已經燃燒起來。
第二天,魏程在大殿上,因為尚未舉行登基典禮,他沒有穿龍袍。
其實為了避免權力真空,穩定大局,有靈前登基的傳統。
隻要登基了就可以穿龍袍,但魏程一直沒有穿,這麼多天,他隻是聚集一些官員在大殿上像往常一樣議政。
並且多次讓六部之首的劉言來主持大局。
現在魏無忌回來了,自然是讓魏無忌來主持大局。
魏無忌還沒有說話,有人跳出來了。
是戶部郎中張家才,他指著魏程的鼻子大聲斥責起來:“是你害死了陛下!是你害死了陛下!你這個大逆不道之徒!還有顏麵在這裡,與我們一同商討國家大事!”
他此話一出,大殿內的氣氛頓時緊張到了極點。
“大膽!”劉言出列怒斥,“你敢在大殿之上侮辱皇帝陛下!來人,將此獠拖出去打入天牢!”
“劉尚書何必如此心急!”
又一個大臣站出來了,是戶部尚書盧清。
盧清一站出來,氣氛再一次變了,大臣們各個麵色各異,又忍不住一起看向魏無忌。
“此人辱罵君父,罪大惡極!”劉言怒斥道。
“事情的確存在諸多疑點。”盧清正色道,“身為禮部尚書,難道你難道不更應該帶頭去調查清楚這件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