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月初八,天還沒有亮,東郡涇城外夏軍軍營就熱鬨起來。
這初冬時節,不少人穿著單薄的衣裳,拿著鐵鍬,在賣力地挖著。
長條壕溝橫陳在眼前,在壕溝的外圍,還駐紮了大量的木柵欄,壕溝與木柵欄之間,則是拒馬樁。
“姚統領,您請看這邊。”工兵營指揮使汪笑年騎在馬上,耐心地說著,“軍營柵欄裡麵加了一層拒馬樁,拒馬樁後麵是壕溝,壕溝裡麵有削尖的木樁!”
與赫連戎的奔放不同,姚崇是一個心思縝密的人,就是那種木柵欄上打結,你都得跟老子打的整整齊齊的人。
姚崇很滿意地點頭,對幕僚袁信說道:“工兵營就是好用啊!兩天的時間,壕溝都出來了!”
“也是動員了其他士兵的。”袁信說道。
“已經夠快了!”
這時,斥候騎著馬奔來。
“姚統領,其他各營的都已經準備完畢!這是各個參將的彙報!”
姚崇取過來,仔細地閱讀。
自從監察院設立之後,軍中彙報也有嚴格的格式,這是為了言簡意賅地闡述重點。
“魏軍動向如何?”
姚崇話音剛落,忽然聽見遠處傳來號角聲。
“魏軍行動了!”
了望台上的觀察兵大聲喊道。
姚崇翻身下馬,親自到了望台,看見前方的魏軍大營前,旌旗蔽空,人影流動。
“各師各營做好防禦!”姚崇大聲道。
下麵眾人齊聲道:“是!”
夏軍軍營上空也開始回蕩渾厚的號角聲。
五萬夏軍,軍營方圓五六裡,是非常龐大的。
包括了基本生活區,例如睡覺的營帳,吃飯、入廁的地方。
還有防禦工事區,例如壕溝、柵欄、箭塔、了望台等等地方。
還有後勤與功能區,例如養馬的地方、糧食存放地、儲水區、工坊等等。
大軍團作戰最難的點之一就是管理。
試想想,帶著一百人出去旅遊,管理起來都不容易,得把嗓子喊啞。
一萬大軍在冷兵器時代,就是大軍團了。
五萬大軍相當於集團軍。
你把男人們聚集在一起,不想辦法管理好他們,他們分分鐘可能被一個人高聲呼喊:一卷衛生紙,要五十萬銀鈔!
所以,本身大軍團作戰的起點就難上加難。
魏軍現在打過來,統領要求全軍做防禦,下麵的參將、指揮使們爭先恐後要求與魏軍決戰。
關於如何穩定軍心,也是一門學問。
所以,李彥設立了監察院。
這讓夏軍在如此緊要關頭,決策成本降到最低,效率提升到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