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親自督戰前線,臣等走點路又算什麼!”虞文融說道。
虞文融約莫四十出頭,他是蕭璟時代的官員,據說蕭璟執政的時候,他是江陵縣縣令。
後來一路往上,進入京畿。
魏芸亂政的時候,他被發配到荊州夷陵,後來李彥撥亂反正,有人推薦虞文融為秦川太守。
李彥乾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任命虞文融為秦州刺史。
與蔡霖這種做後勤的人才不同,虞文融最擅長的是治民。
“朕就不跟你們客套了,找你們來,是有要緊事。”
“請陛下吩咐。”
李彥指著地圖說道:“我王師已經攻克共城,還有管城、平城等七座城池,這一片目前都在我軍的庇護之下,這一帶的百姓,宣政院統計過,有三十萬之多。”
虞文融和蔡霖忍不住深吸了一口氣。
這七座城池,都是魏軍的邊塞重鎮,城內駐紮了重兵,魏軍都被夏軍殲滅,但周圍卻還有三十萬人之眾。
若是將這些城池分彆看作一個縣,那麼魏國的一個縣,平均有五萬多人。
這與大夏的平均一個縣近三萬多人相比……
遙遙領先啊!
而且這裡算是魏國的邊陲,那魏國的腹地平均每縣人數可否達到七萬人?
魏國的上等縣,一縣人口莫非能達到十萬人之多?
早有傳聞,在魏國數代魏主的勵精圖治下,魏國人口破億了。
看來那些傳聞並非空穴來風。
“這些人,在宣政院的組織下,已經開始了分田。”李彥繼續說道,他看著虞文融,“朕想將這些地方,與秦州緊密聯係起來,卿有何看法?”
“陛下是想要增加這些地方百姓的歸屬感麼?”
“可以這麼說,王師雖然拿下這裡,但畢竟他們以前都是魏民,雖說得到了田,可魏國現在也在推行均田,魏國也可以宣布承認他們田的合法性,那樣我們就沒有優勢了。”
“陛下所思所慮,無不精妙!”虞文融感慨道,“隻不過現在魏軍還有一部分騎兵依舊停留在秦州。”
說到這裡,虞文融看了一眼蔡霖。
蔡霖說道:“從去年十一月到現在,我們有十五支後勤隊被魏軍騎兵襲擾,損失糧食高達八十萬石。從正月開始,秦川增加了大量商船,沿著河道北上進入趙州,但秦州與趙州的河道,無法與江南比,現在又還是初春,河道淺,大一些的船,載運更多物資,就沒辦法順利前進了。”
“魏軍騎兵的事,朕一直在關注,虞文融也多次給朕寫奏報過來,徐知行每五天發來一次急報,甚至韓世忠也每隔一段時間發一份相關奏疏。慕容雲的騎兵的確讓人頭疼,但他們現在也力有不逮了吧?”
“臣隻聽了各郡縣的彙報,對魏軍騎兵所知不多,不敢妄加斷論。”蔡霖說道。
李彥笑道:“對付這支騎兵並不難,他們的優勢是突進快,但劣勢是孤軍深入,而且沒有步兵,我們隻需要用騎兵纏住對方,再各地布置一些步兵協同,時間稍微一場,對方騎兵就會被牽製住,不僅無法襲擾我後勤,還會疲於奔波。所以,這事不必擔心,下個月,魏軍騎兵就不敢如此猖狂了。”
“難怪臣得到的消息,後勤被襲擾的次數在慢慢變少。”蔡霖說道,“想來也是魏騎兵漸漸不支。”
喜歡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請大家收藏:()朕忙著一統,沒心思做舔狗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