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現在,以至於袁闊海調侃自己,身為一名省會城市的市長,乾著的卻是房地產公司老板的活兒。
摘掉“代理市長”的帽子後,袁闊海開始了一係列的政策微調。
包括縮減財政支出,抬高政府貸款的門檻,規範開發用地的審批流程,徹底清理星城市麵上的小額貸款公司等等一係列舉措。
隻是,這些政策落地還需要時間,目前省裡的領導都在旁觀。
實際效果如何,估計隻有袁闊海一個人清楚。
至於說數字經濟這一塊,袁闊海實際上半點也不外行,當然明白,這是今後經濟發展的大方向。
比方說,隨著快遞業務的蓬勃發展,電子商務將會取代線下實體店,成為商業主流的趨勢,不可改變;
比方說,隨著工業無人化體係越來越成熟,生產成本必然降低,產品質量必然穩定。
僅憑這兩點就能保證“中國製造”的全球競爭力。
但凡是有好就有壞,無人化工業體係必然會淘汰掉一部分人工,給老百姓造成巨大的就業壓力。
而這,就是政府要考慮並加以解決的事情,因為解決百姓就業是政府的天然責任。
在張漢良詢問他,對於省政府搞的數字經濟展望會,市政府的具體計劃時,袁闊海其實是胸有成竹的。
他說:“不論我們承認與否,數字經濟時代都已經到來,這一點不可能改變。
既然是大勢所趨,市政府當然會積極參與進來。
至於怎麼個參與法,我還是那個意見,搞兩個產業園。
一個數字文化產業園,借助我省文化大省的區位優勢,大力發展動漫、影視、電子遊戲等數字文化產業;
一個電子商務產業園,借助微信、抖音等等新型傳媒平台,大力發展新型電子商務產業。”
袁闊海說這段話的時候,很少有表情,顯得很嚴肅。
隻是,張漢良和專職副書記趙愛華都打不起精神來。
袁闊海甚至能從趙愛華的眼裡看到一絲絲不以為然的神情。
張漢良點點頭,放下了手中的鋼筆,說道:“闊海市長,關於建設兩個產業園的發展計劃,上次的書記會上不是已經決定了暫時擱置嗎!”
袁闊海不以為意地笑了笑,說道:“漢良書記,當時擱置的理由是,書記會認為當前發展數字經濟的時機還不成熟。
可現在省政府在促使我們地方政府發展數字經濟,充分說明時機已經很成熟了嘛!
再說了,當時我可是表態了,我堅持自己的意見。
包括現在,我依然堅持在星城發展數字經濟,必須優先建設這兩個產業園。”
袁闊海的態度不卑不亢,對張漢良的不耐煩、趙愛華的不以為然全都無視。
張漢良很清楚,袁闊海不是一個可以被說服的市長,起碼他張漢良不行。
所以,張漢良決定換一個角度來和袁闊海談。
“闊海市長,你看這樣好不好,在這次大會上做展望彙報的時候,你把星城準備發展衛星遙感數據應用中心這個項目也彙報上去。
畢竟,這個項目才是正經的數字經濟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