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的,中紀委駐校紀檢組的組長來到了休息室。他不苟言笑,威嚴地掃了一眼休息室裡的人,然後把目光鎖定在李懷節身上。
“李懷節同誌,是吧?!”這位50來歲的組長對著李懷節招手說道:“你過來一下,我有點事情要向你請教啊!”
李懷節對身邊的朱副校長歉意地笑了笑,這才舉步走向駐檢組組長。
“您好!我是李懷節,您請說!”
“我叫言德矩,你叫我言叔就好。我和你嶽父許樂平是大學同學。”
說到這裡,言德矩聲音小了下來,“這個監測數據怎麼鑒彆真假呢?我是說,如果是基礎數據采收作假怎麼分辨呢?”
李懷節也小聲說道:“言叔,這個問題您大可以放心,這個動態監測平台的技術非常先進,不正常數據會觸發平台內嵌的報警程序,可疑數據會被直接提交到數據采收部門進行人工驗證。
人工驗證通過之後,還要經過技術防禦加製度約束加交叉驗證三種防火牆驗證。
驗證不通過的,平台會將該數據,再次上報到更高一級的數據采收驗證部門去驗證。
這樣下來,數據造假的成本和風險都將大大提升,而且,基本上都不可能成功。”
“哦!對這樣高科技的新事物,老實說,我還不是很熟悉,看來我要加強學習了!”
麵對言德矩的感慨,李懷節微笑著說道:“您和我嶽父想到一起去了,真是英雄所見略同啊!”
言德矩當然知道,這不過是李懷節的一句客氣話。許樂平是個什麼樣的人,他還不清楚嗎?
電腦剛剛普及的那一會兒,也就是2000年那會兒,許樂平就湊錢買了一台,沒事就研究。
所以,在接受新鮮事物這一塊,和許樂平相比較的話,他言德矩甘拜下風。
“好了!朱校長在看表了,上線儀式結束後我們再聊!”
果然,朱副校長在看到言德矩和李懷節分開之後,開始邀請大家進會場,準備開始儀式。
這種儀式從內容到形式,基本上都大差不差。
無非是主辦方致辭,領導講話,各個部門提要求這一套。
不過,既然是上線儀式,肯定會在政府內部網絡上進行現場直播的。
各個地方上的這三大部門工作人員,都要觀看直播,學習運用。
這個項目的發起單位雖然是省扶貧辦,但在省生態環境廳和省應急管理廳,這兩個都有著很強影響力的大部門麵前,隻能是排在中間發言了。
所以,省應急管理廳監測預警處的處長第一個發言。他發言結束,才輪到李懷節上台發言。
省扶貧辦的發言順序排在第二。
這位監測預警處的處長發言,充滿了危機意識,強調了“動態監測”中的“動態”這個詞。
發言很有水平,一句“災難是動態形成的”,直接歸納出災難的基本屬性。
在幫助在座諸位領導乾部,跳出“事後應對”的被動模式的同時,也很好地解釋了什麼是“風險全周期管理”預防監測處置恢複)。
更是在這個基礎上,強調了“動態監測”在預防災難中的重要性和革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