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衛東市長,隨著扶貧款被逐步追回,全市各個扶貧機構都要大力開展扶貧工作了。
也就是說,我們會在扶貧部門花很多錢,才能保證扶貧工作的持續性。
這也是省委調我來紅星市的主要目的,提升扶貧工作進度,打贏這場全麵脫貧攻堅戰。
我隻有一個請求,請市政府不要動這些戴著帽子下來的扶貧款。
以前那種隨便一名常務副市長,都可以讓這些扶貧款在進入市財政局之後,變更個用途,直接劃走的事情,堅決不能再發生了。
隻要市政府能做到這些,副書記這個崗位我沒有發言權。可縣委辦主任這個崗位,我想,我還是可以向市委組織部做推薦的。”
李懷節說得很坦誠,也很現實。
隨著三人追索小組不停加大對扶貧款的追索力度,可以追回來的款項,起碼也在10個億之上。
10個億,對紅星市這個財政支出嚴重依賴國家補貼的窮困地級市來說,是一筆可以做不少大事的錢了。
到時候,市政府真的需要應急,陳衛東找你李懷節開口“借”一個億、兩個億的,借不借對於李懷節來說,都是大麻煩。
所以,李懷節乾脆把話和陳衛東說明白了。
其實,陳衛東也很清楚,就算李懷節不向市委組織部推薦顧濤,市政府想要用扶貧資金,也必須向這位強勢的分管領導打招呼才行。
如果李懷節不同意,那這筆錢還真就不能用。
省委能為了扶貧資金拿下前市長何其,就不能拿下你陳衛東嗎?!
不過是這種事情說了出去不好聽,李懷節要背上“目無領導”、“吃獨食”的壞名聲而已。
現在,李懷節竟然用將軍縣縣委常委的名額,來換自己不插手扶貧資金的使用,這是在給自己台階下呢!
所以,陳衛東也笑著說道:“扶貧資金專款專用,這是省委的決策,市政府當然無權乾涉嘛!
不過,追回來的錢一旦進入了省紀委的專戶,想要等額返還的話,你要事先找省財政廳溝通好才行。”
既然事情已經說開了,陳衛東也就維持著矜持,沒有把推薦顧濤的事情和李懷節明著說,轉而提醒他要跑一跑省財政廳。
畢竟,他市長的身份不允許他做得這麼市儈。
李懷節看到陳衛東滿口答應,心裡也踏實了一些。
不管顧濤的工作能力如何,把他放在縣委辦主任這個位置上,都是進可攻、退可守的穩妥選擇。
如果顧濤能力不行,也沒有關係,畢竟縣委辦主任的主要服務對象是自己,自己多擔待一點也就是了;
如果顧濤的能力足夠他控製住縣委辦,自己也少操很多心,可以騰出更多精力來思考全市的農村發展和脫貧攻堅任務。
兩人之間最大的矛盾,在李懷節主動讓步之下,得到了很好的化解。
陳衛東也很清楚,一旦顧濤成為將軍縣的縣委辦主任,可以說,他顧濤的前途至少有一半就掌握在李懷節手裡了。
在這樣的情況下,對李懷節進行適當的妥協,其實是很有必要的。
官場如戲台,沒有人永遠都在台上。
在這種相對輕鬆的氛圍中,李懷節和陳衛東探討起怎麼抓全市農業農村發展的大問題。
很顯然,陳衛東作為一名管理型市長,尤其是長期在省委機關工作的乾部,在麵對具體問題時,眼光和經驗都不足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