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陪汪校長上樓,旭哥忙從後麵追上來:“鑰匙還在我這裡。”
我接過鑰匙開門,請汪校長坐,然後泡茶。
他環顧四周,說:“環境還可以嘛。”
我把茶端給汪校長,笑道:“全是托您的福,孟主任很關照我。”
兩人坐下,我給校長發了一支煙,給他點火,自己也陪著抽一支。
吸了一口煙後,我說:
“校長,我想談談自己的想法。”
汪校長點點頭。
我說:“從某種意義上,這也是一次機會。”
汪校長問:“什麼機會?”
“學生鬥膽分析一下。成是機會,敗也是機會。
先說成,目前來看,蕭市長的態度是同意我們提出的方案,就是不賠。
如果賠償,後患無窮。一中處在鬨市區,周圍儘是商業街。
開了賠償這個口子,以後麻煩無儘。
所以,蕭市長的態度是不賠。按我提出的大家捐點款,大家幫死者家庭一把,再把這件事在報紙公開。
這樣,市民們會同情家長,稱讚學校,說不定也會捐款。
這樣,學校贏得了名聲,能受到社會稱讚。您也會得到絕大多數教職員工的擁護。
這是第一方案。”
汪校長讚許地點點頭。
我開始分析第二種情況,擰滅煙頭道:
“再說失敗。你的建議由蕭市長提出來,市長書記不同意,他們息事寧人。
不說學校有責任,這點他們絕對不會說,但是,他們要你們學校出點錢,這種可能性是存在的。
因為,一中有錢,這也是眾所周知的。領導們圖簡單,叫你們以【幫助困難家庭】為由,直接要學校捐點錢給學生家長。這個很有可能。
學校捐點錢,又不要私人出,簡單、快捷,事態就平息了。領導們的這種處理方式,在某種意義上更容易被人接受。
但對您來說,這叫【敗】。因為您的意見不被采納,最後以息事寧人的方式結束。”
汪校長憤憤不平地說:
“很有可能是第二種方式,因為李校長說,前幾年,學校擴大操場要拆遷一戶人家。那人跟學校鬨。
結果,當時的市委書記也是要學校讓步。
正因為讓了步,才發生學生家長打學校主意這種事。他們知道學校有錢,隻要跟學校沾邊的事,當地群眾就小事鬨成大事。
領導怕群眾鬨,而學校不敢和領導鬨。才導致今天這個局麵。”
我說:“如果按您預測的,領導采用息事寧人的方法,那您就在校務會上表態,這個事,你保留自己的意見,讓李校長去處理。
這樣一來,學校教職員工必定對李校長強烈不滿。您雖然看上去【敗】,但【雖敗猶榮】,教職員工是擁護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