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過飯後,我說:“雨晴,我們先冷靜。我呢,也是關鍵時期,現在還是副職,所以也沒把再婚這件事提上日程。
還有,我家裡能不能接受,也需要時間。人活著不能隻為自己。”
她認真地點點頭。
我們開始回程。在車上,我說:
“燒水壺的事,不要你妹妹送了。送了要歸還。我們之間的事,兩個人清楚就行。”
她再點了點頭。
車到校園,我們對望了一眼,她咬著嘴唇看著我。
我舉手朝她揮了揮。下車,快步離開,毅然向宿舍樓走去。
樓上樓下,許多人出出進進。
那輛車,才走了。
回到房間,我幾乎出了一身冷汗。
為什麼?
因為我處在關鍵期,一是隻有20來天,學業就要結束了。我想評為優秀學員。
二是2003年即將過去,2004年撲麵而來。年底大動乾部,我不能出任何紕漏。
如果我動了她,今後又不與她結合,因愛生恨,比比皆是。得不到就把你毀掉。世上不是沒有這樣的事。
雨晴不會。正因為她不會,我更應尊重她。
因為我一旦深入了她,她就需要經常深入,我也想經常深入。
這不是什麼理不理智的問題,這是人類最根本的依賴。
一會兒,她就發了條短信給我。
“與你坐在一起。風,它自己吹,雨,它自己下,與我無關。我隻要聽到你的呼吸。”
我不知道怎麼回複。
不回複無情,回複得太理智,又沒有人情味。
想了很久,我回了一行字:
“【每天醒來後對自己大聲說,新的一天多美好。你的生活就美好。】這不是我說的,是一位哲學家說的。”
她應該是停在路邊,等待著我的回複,所以,很快。她就回了一條:“謝謝。”
其實,這不是什麼哲學家說的,是我寫的。
人類有個通病,如果是偉人,名人說的,人們往往相信。
家裡人教育小孩也如此,常常用名人名言來舉例。
我不過是學蘇軾。因為蘇軾也乾過這種事。
蘇軾為了使自己的文章更令人信服,他偽造了一段孔子的話:“子曰,凡人心險於山川,難於知天。天猶有春秋冬夏旦暮之期……”
其實孔子根本沒有說過這段話,但蘇軾通過偽造這段【名人語錄】,讓他的文章有理有據,更加令人相信。
當時,誰也沒有發現他造假。至於後來是誰發現的,你去百度一下。
我把手機關了。睡覺。
因為我也需要每次醒來,明天更美好。
此後幾天,她發過一些信息給我。我就打了一個電話給她,說沒有及時回昵,可能讓會她擔心,如果天天回呢,快要結業了,要複習,要考試。
她說:“你回不回沒關係。我理解你。”
……
入學時,想著三個月很長,但快結業時,一天天地過得飛快。
最後一周來臨了。好幾門課,前麵已考過,最後三門課,這一周要考。
所有人都沒出門。天天都在複習。不說考個高分吧,總要及格。
還有一些人為了這及格分,今天這夥人,明天那夥人,都請老師吃飯。
我沒有請,也不必請。
三門課一天考完,接下來,大家就是學員之間互相請客。
總之,大家很忙碌。
星期三,我得到了最高待遇——劉校長請我吃飯。
席間,有劉校長的夫人,秘書,司機,這是一次純粹的私人聚會,其間還來了一位神秘客人。劉校長向我介紹,圖書館虞館長。
我一看,她跟舒雨晴有一點點相像,便上前和她握手,笑道:
“感謝館長。”
至於感謝館長的什麼,就不必明說了。我知,她知,在場的人差不多都清楚。
虞館長握著我的手,親熱地說:“年輕的局長,很不錯啊。”
我們的對話也是點到為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