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到孟部長那兒,彙報了那些亂七八糟的標語。說批評了宣傳科長李芬芳。
孟部長一聽,搖搖頭說道:“你太急了。你剛到那兒就改標語,周書記有意見啊,不管他當時同意與否,但沒有指出這些標語不妥。就證明他認可。”
“我也想到了這點。但是這裡也不能突破,那裡也不能動的話,那我不要做事了。這明顯與一個現代化的開發區不符啊。”
孟部長說:“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要借力。你是領導,不能衝鋒陷陣,要借人之手達到目的。”
孟部長一點撥,我立馬領會到了他的意思,不禁對他肅然起敬,便說道:
“我全懂了您的意思,還是三國讀少了點,明修棧道,暗渡陳倉的功力不足。謝謝您的教誨。”
孟部長才點了點頭。
兩人聊完,我就回到家裡,把書房門一關,打了一個電話給葉總。
我說:“葉總,向你通報,我今天到開發區正式上班了。”
她說:“祝賀祝賀。第一天上班感覺如何?”
“感覺一言難儘,我想耽擱你三分鐘,和你說件事。”
“你說,我正好做完麵敷,坐在這裡休息。”
我才把今天到開發區,看到一些不合時宜的標語這件事說了一通,然後說想那些東西通通撤掉,換上一些賞心悅目的,讓人產生好感的提示。
她聽完說道:“對對對,我上次到那兒,看到的都是一些口號式的標語,到處都是。其他人看了是什麼感覺,我不知道,但廣東這邊很少寫標語。”
我說:“我很討厭這些,想改,但這些都是前麵兩位領導定的。所以想……”
我話沒說完,她立即明白了我的意思,說道:
“我懂你的意思。你就說我上次到了那兒向你提了意見。說實話,就算你不打電話,等你五一節過來,我也想跟你提出來。
我們的考察團隊,到一個地方首先是看氣氛,如果都是一些假大空的口號,大家就覺得很o……”
打完這個電話,我長長地才吐了一口氣。
次日上班,我走進周林書記辦公室。
他站起來和我握手,應該是第一次到他辦公室給予的特殊禮節。以後就不會握手了。
坐在外間的秘書進來給我泡茶。
坐下後,我們閒聊幾句,算是雙方相互暖場。
等秘書把茶端到桌上,退去關門後,我才說道:“書記,向你彙報兩件事。”
他點點頭。
我說:“第一,就是兩個人的調入。”
他說:“行啊,孟部長跟我說了,辦公室劉主任,我已經調到黨委辦,至於司機好辦,反正放在車隊。”
“第二,就是開發區的宣傳標語要換一換。當然,這不是我的意見,就是那次帶泰安集團葉總到這兒,因為我們是同學,她說了直話,”
周書記很關心,問道:“什麼直話?”
“就是儘是口號式的東西,她覺得經濟建設的氣氛不濃。我也問過宣傳科李科長,她說當時是胡主任布置審定的。”
畢竟他是常委一級的領導,很有風度,笑道:
“這些事,我沒管過。既然葉總有異議,那就改,一切以引商引資為目的,該改的大膽改。”
他比我預料的要好得多,始終滿麵笑容。
至於餐飲這一塊,我就沒提了。
回到辦公室,我準備跟各個科室的科長副科長見個麵,加強一下印象。
我把旭哥給我交我的那張【人際圖】,抄到自己的筆記本上,記了一些自己才看得懂的記號,然後,把那張紙燒掉。
我會全相信旭哥的嗎?
不會。
但旭哥劃了波浪線的我還是要相信。因為波浪線的都是些親戚關係。
我第一個要叫過來的是人事科曾科長,他是胡主任的連襟。
打開部電話簿,第一個電話就叫曾科長叫來。
他進來就喊:“郝主任好。”
我也沒有什麼客套,更沒叫他坐,問道:“你就是曾亮?”
他站在那兒,笑道:“對。“
“我和周書記商量好了,要從衛生局調兩個人過來。”
說罷,我把寫有名字的紙片交給他。
他掃了一眼,點點頭,拔腿就走。
我也不客氣,按到師父教我的——管乾部就一條原則:先敲一捧,再給糖。
給不給糖姑且不說,但對這個人先敲一棒是必要的。
我說:“我的話還沒有說完呢。尿急的話,這裡麵有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