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了家之後,我感覺自己的生活變得更加舒適和安寧了。
家裡請了一個保姆,她不僅把超超帶好了。還把家裡打理得井井有條。我家人客多,她吃了晚飯之後,也不急著走。掃打衛生,清洗碗筷,來了客人泡茶。
這讓雨晴很滿意,她說:“這個李旭日可靠。找的保姆素質高。”
除了有一個舒服的家之外,還遇到了一個非常和善的鄰居,兩家互相來往。
這又讓雨晴很滿意,她說:“我大概在小縣城住得久了些,我爸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鄉裡,縣裡工作,到江左之後,我感覺生活中沒有一點人情味。
住到這兒多好啊,經常有人來坐坐。”
在工作方麵,我也非常舒心。上有一個好部長,他基本上不管我的事。下有幾個好助手,他們工作認真負責,效率很高,我們之間的合作非常默契。
就連劉平均也積極向我靠攏,時不時到我辦公室報告其他人的動向。
對他這一點,我也不打擊。彙報就彙報吧,反正我對彆人的認識,心裡有數。他是用過去對周林效忠的態度對待我。我淡淡然。
你要彙報,我也聽。聽後點點頭,表示知道了,一般不發表什麼意見。
總之,現在的形勢是內外皆好,不是小好,也不是中好,而是一片大好。
這大概是我參加工作以來,第一次真正享受到的【歲月靜好】。
終於不用像以前那樣忙碌了,可以每天按時上下班。
有時候,朋友們來家裡玩一玩,大家一起聊天、吃飯,度過一個個愉快的時光。
有時候,我也會到對麵的雷館長家坐坐,和他聊聊天。
雷館長是檔案館退休的,他一輩子都在與地方文史、人物資料和個人檔案打交道,對這些領域非常熟悉,可以說是一部四水活曆史。
我們倆有很多共同的話題,每次聊天,我都能了解到以前不知道的人和事,對四水官場,社情,越來越清晰。
甚至家裡來了客人,雨晴會對客人說:“你去敲對麵的門,在那邊。”
這讓彆人誤以為我有兩套房子。
不過,我並不在意這些誤解,如果來人沒有什麼特彆重要的事,又認識雷館長的話,雷館長就多加一個杯子,三人聊天。
多來幾個也沒關係。多加幾個杯子就行。
我又找到了當年與師父聊天的感覺。
而且易會計也非常好,她也有朋友,我們在書房裡聊天,她就與朋友在客廳裡聊。沒有朋友來,她就到我家去坐。她的育嬰知識,帶小孩理論一套一套,與雨晴也談得來。
所以,我理解了孟母三遷。找一個好鄰居,跟娶一個好老婆同等重要。
有一次,孫小波見到我,說:“小舒喂了你什麼?”
話中有話,我不接招,隻笑笑。
她說:“現在是臉色紅潤,精神飽滿啊。”
離過年隻有一個月了,我就出了一個點子,對馬連成說:“我們搞個內部聯歡晚會吧。”
他問:“怎麼搞呢?”
我說:“你來組織,市劇團不是個排演廳,借他們的排練廳搞一搞。”
我細細地說了我的想法,然後說:我們去與孫局長聯係,定妥了就開個動員大會。”
說罷,我接打了一個電話給孫小波。
“局長,跟你商量個事啊。”
她說:“好啊,老弟主任,請說。”
“我們兩家搞台戲。又叫聯歡。到你們的排練廳共唱一台戲。宣傳宣傳兩個單位做了些什麼事。”
她馬上說:“是件大好事。”
我說:“那我和馬主任現在到你那邊來一下。”
到了孫局長那兒,我就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開發區,文化局、以及開發區的兩家企業,四家湊一台戲。由劇團的人指導。有些節目,劇團就摻一兩個人到裡麵。畢竟有專業演員摻在裡麵,其他人就不會慌。
反映的就是兩個單位、兩家企業的工作。比如你扶貧扶得好,陳少華帶著鎮上的柳書記到開發區引進辣椒種。這就是個好節目,就屬於文化局、開發區共同創作的節目。
孫小波說:“行,把市領導請過來看一看吧。”
我笑道:“那就要早一點,你們好說,劇團的人喊上就上,我們那邊都是些老大粗。”
她說:“趕快確定節目,把稿子拿出來,我派人過來輔導。與其向領導彙報哪些工作做得好,不如用節目輕鬆愉快地表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