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敬的米爾先生,承蒙您坦誠相告,單論這份通透,您可比那些自視甚高卻無知短視的日不落人強出百倍不止。”
李三端坐在談判桌前,指尖輕輕叩擊著桌麵,目光沉靜卻帶著不容置疑的分量,
“您既開誠布公地問了,那我也不妨直言,華夏軍針對高盧國提出的要求,早已梳理分明,總共三點,每一條都關乎華夏的尊嚴與利益。”
他微微前傾身體,一字一句道:“第一,高盧國必須在國際上各大主流報紙刊登正式道歉聲明,就此前侵略我華夏國土、踐踏我華夏主權之事,向全體華夏民眾賠罪;
第二,每一名被俘的高盧士兵,都需以一百枚銀幣,或是價值等同於一百枚金幣的物資來交換,這是對我華夏軍將士犧牲的補償,也是對戰爭罪責的清算;
第三,高盧國需公開承認我華夏軍政府的合法地位,自此之後,與華夏的一切外交、貿易往來,皆需以華夏軍政府為唯一對接主體。”
米爾坐在對麵,手指無意識地摩挲著皮質沙發的扶手,臉上的從容漸漸淡去。
聽到第一條要求時,他的眉頭已然擰成了疙瘩,待李三說完,他立刻開口,語氣中帶著明顯的抗拒:
“承認華夏軍政府的合法性,這一點我可以回去向國內稟報,或許尚有商議的餘地。
但第一條的道歉聲明,恕我直言,這絕無可能——這簡直是赤裸裸地打高盧國的臉,無論是陛下,還是國內的民眾,都絕不會接受這樣的屈辱。
至於第二條,一百枚銀幣換一名士兵,這個價格未免太高了,李三先生,您應當清楚,即便是歐洲戰場上的精銳士兵,贖金也遠不及這個數。”
“道歉是必須的,這一點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
李三的語氣沒有絲毫鬆動,眼神銳利如刀,
“高盧國的軍隊踏上華夏的土地,燒殺搶掠,無數百姓流離失所,無數將士血灑疆場,一句道歉難道不是最基本的底線?若是連承認錯誤的勇氣都沒有,那高盧國所謂的‘文明’,未免太過虛偽。”
米爾沉默了片刻,臉上依舊沒什麼明顯的情緒波動,可放在膝上的手卻悄悄攥緊了——他此次前來,是奉了高盧國皇帝的親筆旨意,若是談崩了,不僅無法向陛下交代,他自己也會受到嚴厲的懲罰。思索再三,他放緩了語氣,帶著幾分懇切道:
“李三先生,能否請您通融一二?我希望能與貴方的最高指揮官趙國強大人親自談一談。除了第一條之外,其餘兩條,我們都可以坐下來慢慢協商,無論是贖金的數額,還是承認軍政府的細節,高盧國都願意展現最大的誠意。”
“這……”李三聽到這話,不由得有些猶豫。
他跟在趙國強身邊許久,深知這位指揮官的性格——趙國強向來是務實主義者,從不為了虛名而放棄實際的利益。
眼下華夏軍剛剛在天津站穩腳跟,急需物資補給和國際上的認可,若是能通過讓步“道歉”這一條,換來高盧國的贖金和合法承認,或許也並非不可接受。
沉吟片刻後,李三抬起頭,看著米爾道:
“好吧,既然米爾先生如此有誠意,那我便親自去一趟廊坊,麵見趙國強大人,將您的意思轉達給他,看看此事是否有轉圜的餘地。”
他心裡清楚,此前與日不落人的談判已經破裂,若是再跟高盧國談崩,對華夏軍的處境極為不利——這就像鄰裡相處,跟一個鄰居鬨僵,或許是雙方的問題;可若是跟所有鄰居都交惡,那隻會讓華夏軍陷入孤立無援的境地。
“太感謝您了,李三先生!”米爾聽到這話,臉上終於露出了真切的笑容,緊繃的肩膀也放鬆了下來,
“那今日我們就先談到這裡,我靜候您帶來好消息。”
“好,咱們下次再見。”
李三微微頷首,起身與米爾握了握手,隨後各自帶著隨行人員離開了談判室。
與此同時,天津港的碼頭上,一派忙碌卻又井然有序的景象。一隊隊身著深藍色製服的警察,手持長槍,邁著整齊的步伐在港口內巡邏,銳利的目光掃過每一個角落,警惕地防範著任何可能出現的混亂。
雖然經曆了近一個月的戰爭,碼頭上往來的商船比往日少了許多,但已有不少來自北方的商船陸續抵達,其中一艘從南蒲港開來的貨輪,更是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這艘船上裝載的,全是此前從扶桑軍隊手中收繳的武器裝備。
負責卸貨的士兵們小心翼翼地將一箱箱步槍、子彈和炮彈從船上搬下來,整齊地堆放在早已劃定好的區域,旁邊有專門的軍官清點登記。
“這些武器要儘快運到城內的軍械庫,優先用來武裝新組建的警察部隊。”
一名軍官高聲吩咐道,
“天津剛經曆過戰火,治安還不穩定,必須讓警察儘快具備戰鬥力,才能護住老百姓的安全。”
除了武器,另一批物資更是讓碼頭上的工作人員格外上心——那是一船船從南方運來的糧食。戰爭讓天津城百廢待興,城內的百姓缺衣少糧,許多人因為戰火流離失所,連最基本的溫飽都成了問題。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華夏軍政府剛接管天津,便立刻從南方調運糧食,就是為了先解決百姓的生存難題。
一輛輛馬車早已在碼頭外等候,車夫們挽著袖子,將沉甸甸的糧袋搬上馬車,每一袋糧食上都貼著“華夏軍政府賑濟糧”的標簽。
“都小心點搬,彆把袋子弄破了,這可是老百姓的救命糧!”
負責調度的官員一邊指揮,一邊反複叮囑。
很快,裝滿糧食的馬車便排成了長隊,朝著天津城內駛去——這是華夏軍政府第一次在天津,為因戰爭流離失所的普通百姓大規模分發救濟糧,也是他們向百姓證明“保境安民”承諾的第一步。
糧食分發點設在天津城中心的一片空地上,早已圍滿了聞訊而來的百姓。他們大多衣衫襤褸,臉上帶著戰爭留下的疲憊和惶恐,手裡攥著華夏軍政府發放的救濟憑證,眼神中滿是期待。
幾名警察站在分發點周圍,手持警棍維持秩序,其中一名警察隊長扯著嗓子喊道:
“大家不要搶,都排好隊,按照秩序來領,每個人都能領到一斤糧食,絕對不會少了誰的!”
人群中,有幾個平日裡遊手好閒的地痞流氓,見人多眼雜,便想趁機插隊,剛往前擠了兩步,就被旁邊的警察一把拽了出來。
“想鬨事是吧?”
警察的語氣嚴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