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後的中午,從烏魯木齊方向緩緩駛來一支規模龐大的警察部隊,大約有一千人。
他們整齊列隊,步伐穩健,塵土在陽光下飛揚,像一條緩緩推進的灰色巨龍。
這支警察部隊徑直來到966師的駐地,與官兵們短暫交接後,便接管了那群被丟在這裡的奴隸。
在農奴群中,警察開始挑選合適的人選補充進自己的隊伍。
挑選的標準很明確——年輕力壯,能說會道,尤其是熟悉哈薩克語和維吾爾語的人優先。
這不僅是為了方便溝通,更是為了將來在多民族聚居的地區開展工作。挑選過程井然有序,有人緊張地搓著手等待,有人眼中閃爍著對新生活的渴望,也有人因為被選中而露出掩飾不住的笑容。
966師的官兵們並沒有過多乾涉,他們隻是靜靜看著這一切,隨後繼續踏上前往塔城的征程。
軍旗在風中獵獵作響,步伐堅定而沉穩,仿佛前方的路途早已在他們心中鋪好。
與此同時,在塔城方向,艾力庫爾班終於等到了期盼已久的支援——哈薩克親王派出的近四萬騎兵已經抵達。
這是一支真正的草原勁旅,馬匹高大健壯,騎兵們個個精神抖擻,甲胄在陽光下閃著冷光。
然而,艾莉庫爾班的臉上卻看不到絲毫喜悅,因為他清楚地知道,這些騎兵雖然驍勇善戰,但他們手中的武器與即將麵對的華夏軍相比,存在著巨大的差距。
“艾力,你怎麼回事?我們到了,你為何不高興?”前來的哈薩克騎兵統領皺著眉頭問道,語氣中帶著幾分不解和不滿。
“你們到了,我當然高興,”
艾莉庫爾班誠懇地回答,
“但是日不落人承諾的武器還沒有運到。你要知道,華夏軍裝備的都是新式槍械,而我們的騎兵……即使再勇猛,在槍林彈雨麵前也恐怕難以抵擋。”
統領聽完,不禁哈哈大笑:
“華夏人?我也不是沒見過。以前我和滿清軍隊交過手,他們的戰鬥力不過如此。想必這所謂的華夏軍,也強不到哪裡去。”
他的語氣中帶著明顯的不屑,眼神中閃爍著久經沙場的自信。對於他來說,騎兵衝鋒的威力是無可匹敵的,任何步兵在他們麵前都隻能狼狽逃竄。
“好了,你也不用害怕,”
統領繼續說道,
“不是說華夏軍很快就要到塔城了嗎?我倒要親自去會會他們,看看他們到底有什麼能耐。”
說完,他便轉身離去,那神情分明是在嘲笑艾莉庫爾班的膽小。
“等等,統領大人,你先不要去,這樣對我們並沒有好處!”
身後的艾力庫爾班急忙喊道,試圖追上統領,但對方幾個大步就消失在視線中。
艾莉庫爾班站在原地,無奈地歎了口氣。雖然他從未與華夏軍正麵交鋒過,但他聽過王奎山的描述。王奎山雖然曾經是個小土匪,但兩人相識已久,他相信王奎山不會欺騙自己。
“傳我命令,”
艾莉庫爾班轉身對屬下說道,“將所有資源全部收拾好,一旦局勢不利,我們立刻撤離。”
在另一邊,哈薩克統領回到營房後,立即下令集結部隊。
四萬騎兵被分成兩支大軍,沿著不同的路線向華夏軍的方向疾馳而去。馬蹄聲在草原上回蕩,像一陣陣沉悶的雷聲,預示著一場大戰即將來臨。
此時,966師與哈薩克騎兵的距離已經不遠。經過一天的急行軍,哈薩克騎兵的先頭部隊終於與華夏軍的偵察兵相遇。
那是一個晴朗的午後,草原上微風拂過,帶著青草的香氣。
十幾名華夏軍偵察兵正在小心翼翼地探查地形,突然,遠處塵煙滾滾——近百名哈薩克騎兵正全速向他們逼近。
“撤退!”
偵察兵隊長當機立斷,帶領隊員們迅速調轉馬頭。他們深知,在這種情況下與敵人糾纏毫無意義。然而,哈薩克騎兵顯然不想放過他們,緊追不舍。
草原上,馬蹄聲與呼喊聲交織在一起。華夏軍偵察兵的騎術也相當精湛,他們靈活地穿梭在起伏的地形中,時而加速,時而轉向,始終與追兵保持著一定的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