潑婦張氏敢在趙麟跟前撒潑,是因為她知道兒子趙雲在一旁。
可胥吏張六善卻不慣著她,一聲嗬斥,嚇的她篩糠一般。
對百姓震懾威嚇滿值,這是衙門胥吏官差的“神通”。自古以來,皆是如此。
趙麟見此一幕,也是感歎非常,果然惡人還是惡人磨。
“娘,你們不要胡鬨了。”
趙雲走過去,扶起那張氏勸道:“銀子的事,你們回家再商議也不遲。”
那潑婦張氏雖對官差畏如豺虎,對親人仍是習慣性的無理取鬨、胡攪蠻纏:“你這天殺的小畜生,娘十月懷胎生你養你容易嗎?”
“現在你翅膀硬了,敢這樣說娘了?”
…………
看著這個咆哮的潑婦,趙麟心中對大哥趙定心疼不已,真不知道他這些年是如何度過的?
好在大哥和雲哥兒的苦日子終於結束了。
“好了,張氏,你彆不識好歹,這天下怎麼會有你這樣的母親?幸虧老天有眼,才不會讓趙小公子這樣的璞玉糟踐在你們張家之手。”
麵對無理取鬨的潑婦,那胥吏張六善極為有震懾力。
他這一番的痛斥,終於讓那張氏消停了下來。
趙麟向他投去感激一瞥,而後拱手致謝。
“趙案首,我連襟在祁縣刑房做典吏,若有小事,您直接知會一聲即可。”
“那就多謝張六哥了。”
趙麟點了點頭,再次向胥吏張六善表示了感謝。
隨後,他便帶著張氏一眾人出了府衙。
衙門外,那些看熱鬨的人非但沒有離去,反而更多了。
不過,當看到趙麟叔侄二人,把張氏一眾人救了出來之後,皆是露出了驚訝之色。
“嘖嘖,本以為能看一場好戲,誰曾想咱們這位中原第一才子竟以德報怨,不計前嫌,救出了這群鄉下人。”
“是啊,趙案首如此胸襟,實在非我們這些普通人所能比的。”
“趙案首真是宰相肚裡能撐船,將軍頭上能跑馬啊。”
不少人議論紛紛,讚歎不已。
當然,也有不少探子則是神色複雜地離開了,看來主人又要失望了。
本以為能借此機會推波助瀾一波,侮毀那趙麟的聲譽。
誰曾想,人家直接來個“以德報怨”,解救了張家人,反而讓他的聲名愈發的高隆。
可以預料,用不了幾天,整個汴州城就會盛傳趙案首“以德報怨”的美譽。
府衙外,趙麟親自為張家人安排了馬車、騾車,甚至讓侄兒趙雲親自護送他們出了府城。
蔡典吏和胥吏張六善看著這一幕,不覺敬佩異常。
無論這位趙案首是不是作秀博取名聲,但在世人的眼中,他的威望、聲譽卻實實在在的拔高了一籌。
“嗬嗬,總算送走了。”
趙麟看著那幾輛馬車遠去,也暗自鬆了口氣。
說實話,作為讀書人,應對張氏這樣胡攪蠻纏、撒潑打滾的悍婦,他還真是感到頭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