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您看這魏王殿下與趙公子,如今聲望日隆,我們是否也該有所表示?”
年輕的世子向其父——家族族長問道。
族長沉吟片刻,緩緩說道。
“此事需謹慎。魏王殿下雖有雄才大略,但朝中局勢複雜多變。”
“不過,那趙麟卻有王佐之才,確屬難得。我們可以先暗中觀察,再做定奪。”
於是,這些世家望族開始通過各種渠道收集信息,密切關注魏王朱麒與趙麟的動向。
他們之間的每一次會麵、每一份合作,都成為了他們評估局勢的重要依據。
官場之中,更是暗流湧動。
那些原本對魏王朱麒持觀望態度的官員們,此刻也不得不重新審視自己的立場。
他們開始私下裡交流意見,討論魏王朱麒與當前朝政的種種關係。
“我看這魏王殿下,日後必成大器。咱們若能早些投靠,定能分得一杯羹。”
一位經驗豐富的老吏對同僚說道。
“話雖如此,但此事還需從長計議。畢竟,朝中局勢複雜多變,咱們可不能輕易站隊。”
另一位官員則顯得更為謹慎。
然而,無論他們心中如何盤算,都無法忽視一個事實:
魏王朱麒與趙麟的聲望正在迅速攀升,他們的影響力已經滲透到了官場的每一個角落。
對於這一切的變化,魏王朱麒自然是心知肚明。
他並未因此而沾沾自喜,反而更加堅定了自己的信念與決心。
他知道,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頭。
趙府,書房。
書卷盈案,墨香四溢。
炭火燒的正旺,哪怕窗外寒風凜冽,此時房間內卻是溫暖如春,
趙麟身著素衣,靜坐桌前,手中緊握著泛黃的書卷,眼神中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與對時局的深思。
旁邊通紅爐火,似乎也在為這靜謐的時光添上一抹生動。
“書中自有黃金屋,書中自有顏如玉。”
趙麟輕聲吟誦著這句古訓,心中卻是對未來充滿了無限的憧憬與規劃。
他深知,在這個科舉至上的時代,唯有才學方能立身,唯有智慧方能安身。
因此,他每日除了處理魏王朱麒交予的瑣事之外,便是將自己沉浸在書海之中,苦讀不輟。
從四書五經到諸子百家,從詩詞歌賦到時事評論,他無一不涉獵,無一不精通。
他的才情與智慧,也在這日複一日的積累中愈發深厚。
然而,趙麟並未因此而忘卻對時局的關注。
他深知,魏王朱麒的崛起之路並非一帆風順,朝中暗流湧動,世家望族與官員們的心思更是難以捉摸。
因此,他時常派遣心腹之人外出打探消息,將中原七府的風吹草動一一收集起來,細細分析。
喜歡科舉,他們都說我是文曲星下凡請大家收藏:科舉,他們都說我是文曲星下凡天悅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