熾風漸息,焦土之上,劍意猶未散。
戰場中央,任直一半跪在地,臉色蒼白,喘息粗重,額頭冷汗淋漓。即便他強撐著姿態,但誰都看得出來——他敗了,敗得不輕!
可他並不狼狽。
任直一盯著麵前那道身影,一身破爛焦袍,右臂包著殘布,臉龐因血與煙而模糊不清,唯獨那雙眼眸,冷靜、睿智、如深海沉嶽。
他不是第一次與絕頂高手交鋒,但從沒有一次,像今天這樣——讓他從心底生出敬意。
“呼……”他緩了口氣,終於艱難開口:“雖然……輸給了你,讓人很是不爽。”
“但你竟然是落劍山莊的人……”
他抬頭,苦笑著,“倒也算是喜事一件。”
蕭寧輕輕拭去額角的血漬,略顯訝然地看著他:“聽你語氣,似乎……對這事頗有期待?”
任直一盤膝坐下,長劍橫在膝前,搖了搖頭,又點了點頭。
“你知道嗎?天機山高手榜,馬上要重新排榜了。”
蕭寧微微挑眉。
這件事,他確實是最近才聽說了一點風聲。但天機山、高手榜、武者排位之事,他本來便沒有太大興趣。
“有何不同麼?”他問。
“這次不一樣。”任直一看著他,語氣帶著一絲前所未有的凝重,“這次,古祁國要插手了。”
“古祁國?”
這個名字一出,衛清挽、冰蝶、小蓮等人也都變色。
古祁國,以武立國,盛產武者天驕,其中最為人熟知的,便是那位被譽為“天下第一人”的——秦玉京!
哪怕是在外江湖名動一方的蕭寧,也多次聽聞此人之名。
“天機山高手榜……不是早就把秦玉京列為第一了嗎?”蕭寧低聲道。
“列他為第一?”任直一嗤笑一聲,仿佛聽到了天大的笑話,“開什麼玩笑?”
“以往的天機山高手榜,根本就沒讓古祁國參與。”
“更準確地說——內江湖的人,根本就不屑於參與外江湖的榜單。”
“內江湖?”蕭寧眼神一動。
任直一看著他,目光深邃:
“整個神川大陸的江湖,分為‘外江湖’與‘內江湖’。”
“你我這樣的劍客、門派弟子、朝廷走卒、江湖遊俠……皆屬於‘外江湖’。”
“而‘內江湖’——”
他聲音一頓。
“那是一個你從未真正觸碰過的世界。”
“古祁國的劍神秦玉京、儒門孔難、兵家呂恪、墨門的沉器長老、道家的空無道人……這些人,都是內江湖。”
“他們掌控的,是道統,是體係,是傳承千年的秘卷和法則。”
“而我們——是散修,是浪人,是修行界的邊緣者。”
“你想知道為什麼天機山高手榜這些年隻有外江湖之人上榜?”
“因為——內江湖的高手,從不屑於爭!”
“他們高高在上,覺得我們這些在外掙紮生存的‘江湖人’,連給他們提鞋都不配。”
蕭寧眼神漸漸凝重起來。
他原本隻是以為這個榜單是個江湖噱頭,是天機山搞出的排麵工程。
可此刻他才意識到,這背後,牽扯著的是一個更龐大的武道結構和話語權的再分配。
“而如今……”任直一深吸一口氣,“天機山重新拍榜。”
“內江湖宣布——他們將參與排名。”
“這次不僅是古祁國,諸子百家,百藝聯盟,道、佛、儒、兵、墨、術,各大體係,都派人參與!”
“有人說,這一次排榜,將徹底打破外江湖的自尊。”
“外江湖百年積攢的名號,將在新榜之上,儘數淪陷!”
“甚至有人預言——外江湖將無一人入前十!”
“前二十都難!”
話音一落,全場寂靜。
風沙再起,熾陽自烏雲後灑下,卻似也冷了三分。
冰蝶臉色蒼白,衛清挽緊緊握拳,小蓮更是滿臉怔忡。
她們,都是從小生於神川大陸的女子,見識過江湖的血腥、戰場的殘酷,可今天,她們才真正意識到——原來,還有一個更加遙不可及的“江湖”,自古至今,默然高懸於天穹之上。
而他們,一直都在山腳仰望。
“所以你說——我來自落劍山莊,是喜事?”蕭寧終於開口,聲音低沉。
任直一點頭:“沒錯。”
“落劍山莊雖在外江湖,但一腳踏入過內江湖。”
“至少你有資格,登天之梯。”
“今日一戰,我不是不服,隻是……不甘。”
“可見你這一劍之後,我卻有了希望。”
“也許……你就是那道還未熄滅的火,替我們外江湖燃起最後的鋒芒。”
蕭寧聞言,輕輕垂下目光,望著手中焦黑裂痕密布的劍刃。
他沉默了幾息,忽而輕笑一聲。
“那就再多活一些日子吧。”
“等天機山拍榜那日——你若能進前十,就再來找我。”
“若進不了……”他收劍轉身,背影如鬆。
“那你我今日這戰,就算終章。”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任直一長吸一口氣,再不言語,隻是深深拱手,轉身離去。
他來時如風,去時如山。
風卷殘雲,一戰之後,無數人都在沉思。
而無人知曉,這場戰鬥之後,一場波及整個神川大陸的風暴,已然臨近。
——天機山,榜再起。
——江湖之爭,誰主沉浮?
而那個站在硝煙餘燼中的青年天子,是否能再次橫劍蒼穹?
唯有風知。
唯有劍答。
火已熄,戰已止。
任直一一言未發,背劍而去。
待他徹底消失在林霧之中,戰場終於歸於沉寂。
“班師回朝。”
沉聲如令,傳遍全軍。
蕭寧立於戰場焦土之上,右臂血痕未乾,臉色蒼白,但眼中卻沒有絲毫疲意,唯有堅毅。
臨州軍、瓊州衛、晉州軍降卒合計十餘萬眾,齊聲應諾,山呼震天!
在眾人忙於整頓之際,衛清挽一襲素袍緩緩走來,目光望向遠方中山方向,輕聲歎道:
“陛下,如今五王之亂,已滅四王,僅剩中山王。可這中山王……才是最難對付的那一個。”
“明知他有狼子野心,卻偏偏不動聲色。”
“明知他藏鋒蓄銳,卻從不越雷池一步。”
“我們……連借口都找不到。”
冰蝶也在一旁微微點頭:
“那人表麵遊戲人間,實際上城府極深。若非他始終沒有動作,外界都快忘了他也是五王之一了。”
“隻怕這次平亂之後,他就是最大的得利者。”
蕭寧聽了,卻隻是淡淡一笑。
他緩緩轉頭,望向那遠方高山疊嶂的北天線,語氣從容道:
“他若能一世沉默,我便一世不動。”
“我不想對同族之人動手……尤其是,最後一個。”
“但若他不能沉住氣——”
蕭寧眼神一冷,仿佛風雪將至:“那便彆怪我不念骨血。”
眾人聞言,皆是心頭微震,不敢多言。
天色已晚。
當夜,大軍休整片刻,清點物資,隨後正式啟程。
翌日破曉時分,十餘萬兵馬浩浩蕩蕩,班師回朝!
……
深夜,官道之上。
遠處的城門高懸,天光朦朧。
宵禁已至,唯有守城軍士在城頭來回巡邏,夜風呼嘯,旌旗獵獵。
可就在此刻,遠處官道上,一騎快馬破風而來!
馬蹄如雷,揚塵滾滾。
“報!!!”
“有急報——北境告急!!!”
城頭守軍大驚,急忙放行。
隻見那騎探馬渾身塵土,戰袍染血,披風破損,額頭一縷鮮血尚未乾涸,卻拚死驅馬直奔城中。
他翻身下馬,跪地高呼:
“北疆告急!大疆國趁亂南侵,已破潞河城!”
“北境總兵崔嶷殿後不及,全軍潰敗!”
“敵軍鐵騎已破三道防線,直逼雲川!望朝廷速援——!”
風雪撲麵,夜色沉沉。
城門大開,急報直入府衙。
府衙聞訊,再續急報直奔下一州府……
距離洛陵,依舊有些許距離。
與此同時,班師大軍已抵達洛陵城郊。
——剛剛歸來,戰鼓未息。
——新的危局,已至!
……
夜幕如墨,山林沉寂。
中山王府,燈火通明,長明殿內燈光跳躍,燭影搖曳,如鬼火纏繞,襯得殿內氣氛格外陰冷。
蕭業倚坐在雕龍檀木太師椅中,手中端著一盞溫酒,輕輕晃著,酒香氤氳,眸中卻不見一絲醉意,隻有平靜,甚至稱得上寡淡的冷漠。
他麵前,一位身穿青衣的老者正在躬身而立,正是他身邊最為信任之人、老管家馮忠。
“王爺,剛剛傳來的消息……確切了。”馮忠壓低聲音,道:
“晉王,已在上南村兵敗被俘,今晨便被蕭寧在洛陵斬首示眾。”
“康王那邊……被逼自刎。連戰等三大軍鎮,已向朝廷投降。”
“加上前幾月的淮北王,汝南王……二人也是被逼自儘,屍骨未寒。”
“如今,五王之亂,隻餘您這一位王爺還……未動。”
蕭業聞言,隻是端起酒盞輕輕一啜,仿佛喝的不是酒,而是一盤血淋淋的大棋。
馮忠看著自家主子這等淡定,心頭不由一震。
他記得很清楚,三月前,康王、晉王風風火火地召集兵馬,甚至私下裡還試圖與他中山王勾連。
可主子一直在靜觀其變。
哪怕晉王出手時,主子依舊平靜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