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個人又客氣了幾句,藍夫人告訴馬良自己已經把常森的束修送到了吳國公府,是常遇春攻打元大都時繳獲的一柄大馬士革彎刀,讓馬良拿去鑒賞一下。
並邀請馬良有時間去家裡做客,說完領著兒子走了。
看著藍夫人遠走的背影,馬良想到這群淮西子弟果然都是一群會辦事的人,到現在為止收到的束修,每個對他來說都價值不菲。
就徐達送自己那張趙孟頫的畫來說,估計就能讓自己一輩子吃喝不愁。
話說自己以前看不起那些辦事還要送禮的人,但到了自己身上才發現,原來自己不是看不上送禮的人,而是自己沒錢送禮啊。
果然有錢不如有權,隻要權利有了什麼都會有的。
之後各家勳貴紛紛把自己的孩子送來了幼軍,比如延安侯唐勝宗的兒子,長興侯耿炳文的兒子,吉安侯陸仲亨的兒子,武定侯郭英的侄子等等。
而且每個人全都送來了束修,而且束修的種類各種各樣,但全都符合馬良的心意,讓他根本就生不出一絲拒絕的想法。
大明朝的勳貴不少,但適合年齡的卻沒有那麼多人,把這群勳貴家的孩子招收的差不多了。
還要招一些普通百姓家的孩子,畢竟小家夥的幼軍不光要接受大明朝的知識教育,還要受到現代教育的洗禮,全都是一群勳貴子弟,怎麼把知識在大明傳播開來。
畢竟在這些權貴眼中,知識還是要掌握在少數人手中才對他們最有利。
把所有人都打發走之後,馬良和徐達兩人低頭說話,突然感到屋子裡一暗。
抬頭一看李善長抱著個娃娃站在自己麵前。
“馬良,你收束修收的手都軟了吧?”。
馬良尷尬一笑“:我這也是盛情難卻嘛”。
李善長笑了笑“:那我這裡也有一份束修,不知道你能不能收下”。
“隻要孩子年齡合適,我當然可以收下。”
可是按照他淺薄的知識,隻記得他的大兒子李琪是臨安公主的駙馬,其他幾個兒子馬良從來沒有聽說過,不知道要送誰過來。
“那麼,韓國公打算讓哪個兒子來幼軍。”
“老夫的兒子年紀大了,就不來幼軍和彆人爭名額了,我準備讓孫子來”。
“孫子,”馬良疑惑的看了李善長懷裡的孩子。
徐達在一旁看著李善長,沒好氣的說“:這個老家夥,是想在你這裡提前報個名,準備把臨安公主的兒子送過來。”。
馬良一愣,然後搖搖頭說“:韓國公看來你的束修我是收不成了,我記得臨安公主的兒子還不到兩歲吧”。
李善長神情不變,繼續微笑著說道“:是啊,不過彆看我孫子年紀小但很聰明,現在就開始認字了,回頭先送過來感受一下學習氛圍”。
李善長想的很長遠,自己的兒媳婦和朱標本來就不是一母所生的親兄妹,到了小家夥這一帶關係又遠了一層。
不趕緊讓自己的孫子和長孫殿下套近乎,以後的國公府難道光守著一個爵位過日子。
這不是他李善長想要的,畢竟大丈夫怎能一日無權?他李善長最在乎的可是權利啊。
可馬良是招一群孩子陪小家夥讀書,但基本上也都是上中班大班甚至上小學的孩子,突然給我來一個還沒斷奶的這怎麼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