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
“太精彩了!”
來自於洪武六年的朱元璋之魂,第一次為在這個時代,權傾朝野的鎮國公林昊,由衷的鼓掌又喝彩。
他實在是萬萬沒想到,被他視為王朝最後的希望的‘三位先生’,竟然是在他死後批判他的真凶。
而他日防夜防的‘國賊’,竟然是為他守護身後之名的幫手!
突然的兩極反轉,讓他想罵未來的自己瞎了眼,又讓他想誇未來的自己,有著一雙識人慧眼。
隻不過,那讓他想罵未來的自己瞎了眼的對象,從‘林昊’變成了‘三位先生’。
而那讓他想誇未來的自己長了眼的對象,卻是從‘三位先生’變成了‘林昊’。
也就在朱元璋如此思索之時,林昊又繼續說道:“所以,任何政治都要講究一個‘時效性’。”
“這天底下,沒有一直好下去的政策,也沒有一直壞下去的政策。”
“我不是因為受了太祖高皇帝的恩惠,又要說他的好話,隻是用他的事跡,子再給三位先生舉例說明。”
林昊話音一落,原本高談闊論的方孝孺,變成了坐下聽講的學生。
而原本坐下當學生的林昊,卻是站起身來,成為了資深的講師。
而他朱元璋,也變成了坐在那裡,滿麵春風的看著林昊的‘好學生’!
林昊朗聲說道:“我華夏大地曆經蠻元百年摧殘,早已是學問幾乎斷絕,法統幾乎不講,倫理幾乎淪喪的地步。”
“你們這些後生晚輩出仕的時候,日子都已經好起來了。”
“我洪武三年中舉出仕,上任大同,途經江淮地區。”
“長江以南,淮河以北地區,因為雨水充沛,氣候溫和,土地肥沃,盛產水稻和小麥等糧食作物。”
“同時也因為江河湖泊眾多,有著洪澤湖、巢湖等湖泊,又是重要的漁業產地。”
“你們看到的江淮魚米之鄉,都是經過我們努力的成果。”
“可是我在洪武三年,途經江淮之時,看到的卻是牧草茂盛,房屋荒廢。”
“老百姓的炕頭沒住人,隻有長過去的草,以及晚上到處可見的鬼火!”
在說到‘鬼火’二字之時,林昊不僅加強了語氣,還稍有沉重。
緊接著,他又繼續說道:“元朝貴族,廢棄農漁,圈了地做馬場,殺了人丟進地裡,隻有這樣才能讓馬場裡的草,長得更加的好。”
“六月夏夜,除了到處都是可見的鬼火之外,還能感到陰風陣陣!”
“除此之外,還有開國之後的揚州城!”
“曾經的‘煙花三月下揚州’,變成了‘易子而食一廢墟’!”
說到這裡,他又看著方孝孺三人,語重心長的道:“手捧聖賢書的先生們,我大明的江山,是建立在一座,文脈幾乎斷絕,法統幾乎敗壞,倫理幾乎淪喪,為了活著,打家劫舍,吃人肉都是家常便飯的廢墟之上啊!”
“說句大逆不道的,你們如果是那個時候的朱元璋,你們該怎麼做?”
“施以仁政嗎?”
林昊話音一落,方孝孺三人隻是對視一眼,就低下了頭,還不同程度的紅了臉。
林昊見狀之後,直接就瞪大眼睛,厲聲問道:“彆把頭低下,你們是太祖高皇帝親封的輔政大臣。”
緊接著,他又擲地有聲的說道:“你們是,被你們冠以‘苛政’罪名的,太祖高皇帝朱元璋,親封的輔政大臣。”
“你們有權和我掰扯一二的,輔政大臣!”
“所以,都把頭抬起來!”
“看著我的眼睛,都給我看著我的眼睛!”
“告訴我!”
“告訴我,如果你們是那個時候的朱元璋,是不是一來就施以仁政?”
林昊話音一落,方孝孺雖然抬起頭來,看著林昊的眼睛,但已經沒有了他之前的理直氣壯。
他的眼裡,有著明顯的愧疚之色。
方孝孺聲音漸弱的說道:“不能,亂世當用重典!”
緊接著,黃子澄和齊泰,也跟著聲音減弱的附和了起來。
朱元璋看著這一幕,真就是第一次因為林昊,感動到濕了眼睛。
此刻的朱元璋,沒有拍手鼓掌,也沒有大聲喝彩。
他那雙看著林昊的眼睛,隻是鼻子一酸,就有了些許濕潤之感。
緊接著,他就麵帶微笑的同時,緩緩的點了點頭。
如果非要用什麼來形容朱元璋此刻的眼神,那就是一個從未被人理解的孤勇者,遇到了理解他的知音。
“是啊!”
“彆說是咱死之後了,就連這些年裡,咱都聽到了不少,說咱製定法統,太過嚴苛的聲音。”
“這些個腐儒,隻知道咱嚴苛,卻不知道咱的苦處。”
“不嚴苛能行嗎?”
“不嚴苛,根本不行啊!”
想到這裡,他又釋然且無奈的笑了。
他萬萬沒想到,他的知音竟然是一個,當著‘郭老爺’的麵,罵他朱元璋是‘雙標狗’的,他千方百計想要除掉的‘應夢反臣’!
想到這裡,朱元璋又當即眼前一亮。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該不會是被妹子說中了吧!”
“他根本就不是什麼‘應夢反臣’?”
“他隻是一個,看著像是‘應夢反臣’的‘應夢賢臣’?”
想到這裡,朱元璋看林昊的目光,又再次儘是審視之色不說,還陷入了深深的猜疑之中。
他不會因為林昊的這一席話,就把‘大明司馬懿’和‘大明董卓’的標簽,從他林昊的頭上拿走。
畢竟欣賞對手,肯定對手,讚美對手,甚至和對手惺惺相惜,本就是乾大事的大人物的基本素質。
他和王保保是對手,徐達和王保保也是對手,但卻不影響他們欣賞王保保,肯定王保保,讚美王保保,甚至喜歡王保保!
可即便是他並沒有因為這一席話,就把‘大明司馬懿’和‘大明董卓’的標簽,從林昊的頭上拿走,但他也願意給林昊一個機會。
從現在開始,他願意對林昊抱有希望,他願意把林昊往好的方向去想那麼一點點。
說白了,那就是他願意花時間去認識林昊。
不論是在這個未來世界,還是他朱元璋的時代。
也就在朱元璋打定這麼個主意之時,方孝孺就再次開了口!
“可是林大人,正如你所說,任何政策都是有時效性的。”
“不錯,太祖高皇帝在立國之初,強勢削藩是對的,強勢施行苛政,也是對的。”
“可他當了整整三十一年的皇帝啊!”
“也正如你所說,我們出仕的時候,日子都已經好起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