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成立防間諜機構_十萬大山:1840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十萬大山:1840 > 第368章 成立防間諜機構

第368章 成立防間諜機構(1 / 1)

到了1954年,鹹豐皇帝算是從繼位後一直懵逼的狀態中開始清醒起來,太平軍、撚軍、兩廣洪兵、粵西叛匪等等,四處狼煙,但是總體格局上,他開始鎮定下來。

一是因為厘金製度解決了地方的軍費問題,雖然中央財政撈不到什麼錢,但地方要錢的少了。二是下定決心先頭疼醫頭,大規模發動地方自建團練,可以不花錢調兵用。

兩項的來源其實也都是依靠在民間搜刮,但至少解決了鹹豐的燃眉之急,不會在朝堂上每天都討論錢的問題。

所以,粵西雖然暫時不打,但是要有一個清晰的控製戰略。一是要徹查粵西叛匪的商業網絡,雖然暫時不動,但要有所限製,防止粵西叛匪通過商業收入滋養;二是要探明粵西叛匪的基本結構,掌握他們的內部情報,必要時候分化瓦解、招安收買這些手段都可以用。

肅順心裡清楚,粵西叛匪比太平軍他們更為可怕,所以,一旦騰出手來,他就開始主導針對粵西叛匪的戰略安排。

大清並沒有建製的情報機構,都是依附於軍隊的一些手段,在戰爭中才會臨時部署。所以,針對粵西的情報刺探和行動,也都是通過軍隊來運作,但有了軍機處的統籌,力量和效率那都高了許多。

譬如給吳士虎五品守備的承諾,也隻有軍機處在背後推動才會出現。

由於“豐南號”一直以來都是推行的經銷商的商業結構,董事會的架構並不會被人知道,清廷隻知道沈雲峰這個人,其餘的核心人物一無所知。

就連田虎也不被清廷知道,田虎才沒那麼傻,像古人一樣還弄個帥旗,搞個鬥大的“田”字飄揚在空中。

他在部隊的生涯給他養成的習慣,就連部隊番號都屬於軍事秘密,不對外。更不要說軍隊的軍官配備。

所以,清廷必須遣派大量細作進入粵西刺探情報才行。

“豐南號”利用流民的身份向內地布局情報隊伍,清廷也是將流民作為最好的選擇。

“豐南號”沒有衙門的戶籍資料來共享,所以,流民根本無法核實,隻能對那些有同鄉的相互認證一下。但不在一個鄉的流民,雙方都無法認證。

從身份來篩選流民是不可能的,除非一個流民都不接受,但是“豐南號”又迫切需要大量失去土地的自由民來進行工業基建,所以,即使知道有毒的果實,也是要吃下去。

首先是安保隊和地方的隔離,除州縣駐紮的少量安保隊外,所有安保隊的駐紮營地全部與地方隔離。

然後防城縣與十萬大山依然作為核心區域,嚴格出入檢查。造船廠、發電廠、水泥廠這些在外圍,但又有核心技術秘密的工廠也開始進行內外分割。

此時,大量的流民讓“豐南號”有了挑選的餘地,那些家族的,有同鄉可以互相證明的會被錄用。沒有這些背景的,隻能做力工,或者去高州、雷州境內的林場,甚至去瓊州開拓山林。

“投誠”的張武已經成為粵西本地的防諜機構的頭子,也就是安保部情報局下麵防諜司的司長。

他是防城縣土著,盯緊防城縣是沒有任何問題。至於十萬大山,都是按照村寨的形式存在,隻要來外人,一覽無遺,很難滲透。

沈雲峰認為也不可能在粵西與清廷勢力所有交界的地方建立隔離牆,堵住是不現實的,隻有把核心的秘密藏好。另外就是要加快發展,當發展到足夠強大的時候,那就無所畏懼了。

在人才使用上,儘可能的將分工精細化,每個工程師或者技師隻能在一個方麵掌握細節,這樣即使被人策反或者資料外流,也不構成威脅。

比如火炮,冶煉的和鑄造的分開,然後炮彈又是一個廠,火炮的車架減震係統又是一個廠子。現在的人力已經足夠“豐南號”在工業上的分工進一步細化了。

一係列的防諜措施部署下去,沈雲峰認為不說固若金湯,就是哪裡有些小問題也無礙大局,但是隨後的事實告訴他,他還是低估了與封建王朝鬥爭的強度和烈度。

吳士虎隻是數百細作中的一人,進入靈山縣之後,他沒有停留,一直帶著那個路上弄來的傻子女人到了欽州。

有個傻子女人帶著,既是拖累,也是博取人同情的工具。在欽州,有了這個傻子女人,他擺脫了送去瓊州安置的安排,在欽州的道路建設工地上找了一個力工的夥計。

千辛萬苦跑來這裡,吳士虎肯定不是為了就在道路工地上當一個力工然後潛伏下來這麼簡單,他很快瞄上了欽州船廠的工地,開始想方設法要去船廠當力工。

薛二貴是廣東綠營滲透進來的細作,比吳士虎還要早些,在軍事行動之後就滲透過來了,那時候還是“豐南號”比較需要工人的時候,所以,他在防城江大橋工地乾過之後,又去了欽江大橋的工地。

薛二貴勉強識字,在工地混了一段時間之後,就顯露了這個長處,然後就混到采買的手下當跑腿了。

跑腿的好處就是采買或者送信啥的到處可以轉轉,因此,薛二貴就收集了不少信息,比如船廠的大概位置,大橋的大概位置,還有一些安保隊駐紮的位置,有的是親眼看到的,有的是聽說的,漸漸就畫出了一張簡圖。

可是圖怎麼送出去,讓薛二貴有點犯難,他帶著圖想走出去,這路上有點犯險。也可以撕了,記在心裡,出去之後複刻出來,雖然會有些不準確,但也夠用。

但是走出去,估計再滲透進來就沒門了,薛二貴來的動因就是為了錢,其次為了軍功,所以不甘心就這麼一點所得就回去。

清軍的情報工作不成體係,地下通訊的通道也沒打通,薛二貴找不到可以信任的同夥將情報傳遞出去,所以,他在思考,怎麼能穩妥的把情報送到廣州。

喜歡十萬大山:1840請大家收藏:()十萬大山:1840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燕雲十六州 歸墟,不可敵 靖康英雄誌 嬪妾寵冠後宮 男主們還在求愛?惡女已掀翻全場 遠去的俠 他可是趙二杆子 直播遊戲唯一指定玩家 言律者 荒唐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