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聞漢興以來,胡虜數入邊地,小入則小利,大入則大利。高後時,再入隴西,攻城屠邑,驅略畜產。其後複入隴西,殺吏卒,大寇盜。)
臣又聞小大異形,強弱異勢,險易異備。夫卑身以事強,小國之形也;合小以攻大,敵國之形也;以蠻夷攻蠻夷,中國之形也。)
言兵事疏的一部分,感興趣的可以去看看。)
“說白了就是用匈奴人的方式打匈奴人,漢武帝就是用了這個辦法。”
“並且也提出了移民戍邊的方法,漢文帝也用了。”
“之後,大漢棋聖登基,晁錯也得到了重用,晁錯可以說在百官中,隻在丞相之下,很多律法都出自晁錯。”
朱媺娖眉頭一皺:“所以晁錯要對付諸侯王了唄。”
“沒錯,漢王朝的問題有三個,一個是北方匈奴,一個是混亂的社會秩序,還有一個就是諸侯王。”
“奉行黃老之學的漢朝,很多人開始蹬鼻子上臉了,尤其是諸侯王。”
“如果想解決匈奴,第一件事要乾什麼?”
朱媺娖愣住了:“諸侯王。”
“沒錯,媺娖,我說過,彆把漢朝諸侯王當成明朝的藩王,漢朝的諸侯王說白了就是一個國家的君主。”
“對此,漢景帝也知道,但是漢景帝猴精猴精的。”
“就像下棋,棋子多就能贏,實在沒辦法贏,那不還是有棋盤嘛。”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但就算如此,對自家親戚下手,也不能由他自己提。”
朱媺娖嘴角一抽:“所以晁錯出場了唄。”
“沒錯,晁錯本來也有這個想法,所以景帝二年,晁錯提出了削弱諸侯王的想法。”
“漢景帝也同意了,但畢竟漢景帝的段位在這裡擺著呢,不像某位皇帝,一上來就廢為庶人,而且還五個一起廢。”
朱媺娖一頭黑線:“你直接提名字多好。”
“不要在意這些細節,漢景帝一開始隻是收諸侯王的土地,而且是一點點的收。”
“但就算如此,也引起了諸侯王的不滿。”
“漢景帝不能直接對親戚動手,那諸侯王們呢?”
朱媺娖撇了撇嘴:“背鍋俠晁錯出場了。”
“沒錯,漢景帝有個特點,誰和他走的近,他就拿誰擋刀,而且晁錯因為改革得罪了很多人,在朝堂上沒什麼盟友。”
“晁錯的父親也勸過晁錯,但晁錯沒聽,之後晁錯的父親就自殺了。”
“這時,劉濞再次登場,新仇舊恨一起算,清君側,誅晁錯。”
朱媺娖嗬嗬一笑:“這大黑鍋。”
“其實漢景帝也問晁錯怎麼辦了,但晁錯提了一個比較炸裂的建議,上與錯議出軍事,錯欲令上自將兵而身居守。”
。。。。。。
朱媺娖扶額:“眾所周知,漢朝皇帝不擅長禦駕親征。”
“而且當時的朝廷中,都是勸漢景帝處死晁錯的建議,之後就很好解釋了,錯殊不知。乃使中尉召錯,紿載行市。錯衣朝衣,斬東市。”
朱媺娖歎了口氣:“晁錯真可憐。”
“差不多吧,但如果不是漢景帝平定了七國之亂,漢武帝的推恩令很困難。”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