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官僚甚至是皇帝,聖人眼裡,底層的百姓隻是權力的統治對象,而不是權力的來源。”
李麗質緊皺著眉頭:“我要和我阿耶說一下。”
李麗質這才發現,李世民所做的一切根本沒辦法逃出曆史的輪回,就算把工業發展到極致也不行。
這不止是生產力的問題,最大的問題是政治的問題,如果一味解決生產力問題卻不解決政治問題,那不過是暫緩這個進程而已。
李麗質急匆匆走後,朱媺娖拽了拽張彥:“夫君,為什麼華夏不徹底占領半島?”
“唉,不是沒有占領,漢朝時期就占領了半島北方,隻不過後來丟了。”
“為什麼?”朱媺娖表示不理解。
“媺娖,你想想古代華夏征服一個地方後是怎麼統治的。”
“就像元末明初,很多地方都出現了人口真空,沒人就沒辦法耕地,沒有人耕地就沒辦法創造經濟價值。”
“所以自洪武六年到永樂十五年之間,明朝在山西乃至浙江大量遷移人口,用於填充河南,河北,山東這些地方。”
“一個王朝的疆域可不是簡單的軍事占領。”
“占領一個地方後需要遷移人口,形成行政班底,最後創造出經濟價值後才能算徹底擁有了這塊土地。”
“所以媺娖,你看看地圖,什麼地方容易被占領。”
朱媺娖打開了地圖:“中原地區的大平原。”
“沒錯,這裡山地很少,再加上這裡自古以來就是農耕區域,占領起來並不算難,而且可以直接進行農耕,很容易形成經濟價值。”
“在宋朝之前,這裡就是最重要的地區,得中原者得天下就是這麼來的。”
“下一個地方就是江南地區,這裡容易被占領的原因也很簡單。”
“從西晉開始,長時間的戰亂讓江南地區聚集了大量人口,雖然這裡大多數都是山地丘陵。”
“但因為茶葉和絲綢這些奢侈品促進了商業發展,可以給一個政權注入源源不斷的財富。”
“之後還有四川盆地,這裡可以給軍隊提供足夠的糧食保證,關中平原也是如此。可以為進攻西部的軍隊提供後援。”
“所以一個大一統王朝隻要把這些地方控製住,那就是想打哪裡就打哪裡。”
“好了,這次說半島吧。”
“進攻半島,最大的後勤基地就是遼東,但遼東地區是金國之後才發展起來的,遼東以北的東北更晚。”
“那是比我早的那幾代人發展起來的,在古代,那些地方就是不毛之地,絲毫沒有糧倉的風光。”
朱媺娖不解:“宋之前就沒人去遼東嗎?”
“媺娖,山海關那條路是遼和金開發出來的,在之前,中原王朝如果想去半島,隻能翻過燕山去壩上高原,之後再進入遼河流域。”
“當年的隋煬帝吃虧就是因為這條路太難走了,大量的糧草都在中途消耗了。”
“這還不算,除了路難走以外,那個時候的遼東是一個大沼澤,附近根本沒有人煙。”
“當時的遼東遍布蚊蟲,春夏兩季,人們隻能用布包裹全身才能通過遼東。”
“秋冬兩季更可怕,十月份就到了零度,人在這個氣溫下在水中行走和找死沒什麼區彆。”
“唐太宗打高句麗時就是用茅草和泥土開路,直接強渡遼東,一路上還有大雪,士兵凍死了很多。”
朱媺娖明白了:“占領土地需要進行經濟發展,宋之前的遼東根本沒有發展,所以沒辦法提供後援,那個時候的遼東就是天險。”
“沒錯,除此之外,半島本身就貧瘠,糧食產量一直都比不上中原,所以媺娖,如果你是皇帝,你會怎麼做?”
朱媺娖想了想:“我估計也會進行羈縻統治,冊封藩屬。”
“沒錯,中原王朝也是一直這麼做的,隻是對半島進行名義上的統治。”
“並不是中原打不下來,而是對於古代的中原來說,半島確實沒價值。”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如果那裡真的肥沃,你看看你家成祖會不會把半島揚了。”
朱媺娖撓了撓頭:“這麼一說,好像也對啊。”
“所以就是因為貧瘠,成祖才沒有派遣水師滅了他對不。”
張彥點頭:“沒錯,因為長時間進行名義上的統治,半島已經形成了自己的政權,如果直接打,會陷入無休無止的消耗戰。”
“貧瘠的土地加上無休無止的消耗,還真不如冊封藩屬國來的實在。”
朱媺娖看了看小天幕:“夫君,你說發展工業,那裡是不是就有價值了?”
張彥嗬嗬一笑:“不需要,隻需要從陸權轉向海權,半島的重要性就凸現出來了。”
“華夏一出門就會碰到倭國,倭國的實力並不弱,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鼾睡。”
“半島又是進攻倭國的跳版,而且還有港口,又可以拱衛收複,你沒發現你家成祖準備常駐了嘛。”
朱媺娖撓了撓頭:“成祖看的真遠啊,都用不著夫君你提醒的。”
“當然了,人家隻是見識的少,又不是傻。”
“這種地理位置,隻要是行軍打仗的人就可以看的出來,這也是萬曆時期的明朝死保半島的原因。”
朱媺娖看向東北:“夫君,如果當時大明不出手,滿清會不會和倭國打起來?”
“會,滿清想進軍中原,所以不會允許倭國插手。”
“如果打起來,誰輸誰贏?”
張彥嗬嗬一笑:“老樣子,倭國會被趕下海,你彆看滿清末期挺憋屈的,但當時的滿清,或者說後金的戰鬥力卻是很在線的。”
“打個倭國隻能說有手就行,隻不過損失會很大吧,畢竟當時的明朝戰鬥力同樣在線。”
“那個時候的東亞說白了就後金和明朝兩個玩家,其他的都不行。”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