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6章 半島_掌握天幕,行走萬朝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366章 半島(1 / 2)

第二天,趁著吃完飯的功夫,朱媺娖把張彥拉到了一邊。

“夫君,我看了一下清末,那些百姓瘦骨嶙峋的,他們能擋住英軍嗎?”

“這麼說吧,三元裡的百姓就自發組織起來抵抗英軍,但被清軍阻止了。”

朱媺娖一臉懵:“啥情況?”

“起因就是英軍破壞了當地百姓的祖墳,激起了百姓的怒火,可問題就是,他們是百姓。”

“對於滿清而言,如果你是地主士紳,那你就是團結的對象,他們組織起來抵抗,沒問題,但要是百姓自發組織抵抗,那就有問題了。”

“因為這股力量如果失控,滿清就完了。”

朱媺娖愣了一下:“那鴉片戰爭時期的百姓是怎麼乾的?”

“如果說在旁觀,那都是客氣了,那個時候的百姓完全是在看熱鬨。”

朱媺娖不理解,看向張彥,希望張彥能給一個解釋。

“就這麼說吧,第一次鴉片戰爭開打後,英軍想突破虎門要塞,這個時候珠江兩岸數以萬計的百姓在看熱鬨,甚至清軍的船被擊沉,清軍跳水時兩岸百姓甚至還叫好。”

“甚至英軍攻擊城鎮時,百姓還向英軍售賣水果和蔬菜。”

“這?咋回事?”朱媺娖不理解。

“很簡單,不同於以往,如果說以往的王朝在前期還知道給百姓一些利益,那麼滿清時期,朝廷和百姓完全是分開的。”

“而且清朝的統治精力完全是對內不對外。”

“顏崇禮上英艦與璞鼎查協商揚州贖城事宜,有一夷目對顏崇禮說“‘素聞儀征富饒不減省會,今我公使戒兵勿入,仍得安居樂業,可為儀征人賀。’”

“顏崇禮則麵帶憂色,‘此說誠然,但爾船初入我境,鹽梟即乘機騷擾,搶劫紛紛,居民被害已複不淺。’”

“該軍官問何為鹽梟,顏則遙指老河影一帶,‘此中數百家,聚亡命之徒數千,皆平日販運官不能禁者’。”

“這是《壬寅聞見紀略》中的記載。”

“對於這種給滿清當買辦的鹽商來說,走私鹽的鹽梟就是他們的眼中釘肉中刺。”

“所以這個顏崇禮給了英軍三十萬兩銀子,讓英軍炮轟鹽梟,這就是老河影慘案。”

“就滿清這個德行怎麼打?百姓可以自發組織起來抵抗,但滿清或者說那些士紳卻會用這個機會聯合英軍滅掉自己眼中的敵人。”

“在後世,火燒圓明園是恥辱,但在當時,百姓都是抱著看戲的心態,甚至還會進去偷東西。”

“對於百姓來說,那些園林是愛新覺羅家族的,不是他們的,燒不燒和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唉,其實這麼說也不對,不管是圓明園還是皇陵,這些還是和百姓有關係的,那些都是依靠剝削百姓建立起來的。”

朱媺娖揉了揉額頭:“夫君,這麼一說,我那個時代的大明好像也是這樣的。”

“不止是明朝,實際上曆朝曆代都差不多,屠龍的民國也是一樣,一個不和百姓站在一起的政權注定會被百姓毀滅。”

“其實後世也有一個誤區,說明朝農民起義多,但實際上,到了王朝末年,曆朝曆代都是一樣的,農民起義都挺多的。”

“之後就講朝廷如何平定農民起義,最後朝廷被農民起義平定的事。”

李麗質想了想:“為啥一直都是這樣?”

“很簡單,在封建皇權統治的農業社會下農民就是最底層。”

“這個問題可以換過來說,那就是底層人為什麼總是要暴力推翻朝廷。”

二女目光灼灼的看著張彥,想讓張彥繼續。

“還是那句話,封建社會本來就是把封建利益集權和農民是區分開來的。”

“宋神宗就曾經在朝堂討論慶州叛亂的事。”

“其實這件事很好解決,但商量的過程卻偏了,變成了社會治理問題。”

“到了最後完全變成宋神宗和文彥博的對罵,”

“‘祖宗法製具在,不須更張以失人心。’上曰:‘更張法製,於士大夫誠多不悅,然於百姓何所不便?’彥博曰:‘為與士大夫治天下,非與百姓治天下也。’”

“這句經典語錄就是在這場對罵中產生的。”

“這句話雖然露骨,但也揭露了曆朝曆代的管理者,尤其是官僚對底層百姓的態度。”

“講真的,封建王朝的盛世基本都是建立在剝削底層百姓的身上的。”

“所以幾千年來,官僚對於底層百姓的態度一直都是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朱媺娖不理解:“為什麼?”

“很簡單,因為官僚的特權完全是來自皇帝的授權,可以說官僚和地主士紳就是皇權的延伸。”

“所以在古代,官僚的權力並非來自民間的認可,這也就讓他們在行使權力時肆無忌憚,甚至敢報團對抗朝廷。”

李麗質眉頭一皺:“我阿耶也說過,他的政令下發之後,慢慢就變味了,越遠的地方變化越大。”

“對,那些完整推行的政策其實就是對他們有利的政策,至於那些對他們有害的,如果皇權無力,他們自然不會推行,如果皇權有力,那他們就會曲解政令的意思。”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也是宋神宗沒辦法越過這些人的原因,因為皇帝本身就是地主的代言人。”

“所以百姓對於官僚來說隻是工具,燃料。”

“而且所謂的科舉也是一樣,大部分人科舉就是為了脫離百姓這個階級,不讓自己成為底層,讓自己成為剝削者。”

“隻不過在王朝初期,新組建的地主的力量並不強大,所以剝削能力也有限。”

“但是一但到了王朝中期就不同了,伴隨著土地開墾到達了極致,王朝陷入了停滯,這些士紳地主就開始使用自己的權力兼並土地。”

“這個權力隻會對權力的來源負責,古代官僚的權力並不來自平民,所以底層百姓和朝廷的矛盾就會被激化,農民起義也就很自然的爆發了。”

李麗質眉頭一皺:“就沒人注意到嗎?”

張彥點頭:“在古代確實沒人注意到,你看看聖賢之言和二十四史,這些書籍隻會教官僚如何減少激化底層百姓的矛盾,卻沒有真正站在百姓的角度看待問題。”


最新小说: 世界明星之王 規則怪談:我的妹妹不對勁 無限 考公後,我靠美食係統殺瘋 重生97,平平淡淡才是真 朱門辭:瑾王爺的仵作妃 神詭世界,我有特殊悟性 我在星際戰場撿天賦 山村野醫 火影:是,宇智波大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