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錯,華夏近現代的崛起完全就是一個奇跡,整個世界,換成任何一個國家都不行。”
“雖然以前蘇維埃的國力崛起也很迅速,但那也是建立在資源上的,後期並沒有轉型,輕工業一直都是一個短板。”
“華夏不同,一開始也是用基礎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起來的,但華夏就是勝在了轉型。”
“輕工業和重工業兩頭發展,沒有短板,這也是美利堅有史以來第二個讓他們認真的對手。”
朱媺娖不理解了:“上一個是誰?”
“蘇維埃。”
??????
“啥?”朱媺娖更不理解了:“夫君,你不是說蘇維埃有短板嗎?”
“對,但蘇維埃有一個無法忽略的事實,蘇維埃在二十世紀中葉有無與倫比的號召力。”
“那個時候的蘇維埃可以說是真正的老大哥,東歐平原,南美雨林,非洲大陸,甚至是亞洲,那是一呼百應。”
“那個時候的蘇維埃可以說是真正的燈塔,西方世界的福利製度也是為了應對蘇維埃的威脅。”
“不過好景不長,老大哥變成了紅色沙俄,雖然那個時期的蘇維埃軍事實力處在巔峰,但世界上的人也看清了蘇維埃,蘇維埃已經不是可以信賴的老大哥了。”
朱媺娖愣住了:“這麼強的?那其他國家呢?”
“不值一提,歐洲稀碎,隻需要一次衝突,歐洲的發展就會被攔腰打斷,至於倭國,一個殖民地有什麼資格和美利堅對抗。”
“也是。”朱媺娖翻了翻小天幕:“夫君,漢王朝是怎麼沒的?”
“怎麼說呢,其實華夏曆代王朝走向滅亡的原因都大差不差,說破大天就是沒錢。”
“導致王朝缺錢的原因也都差不多,最多就是形勢不一樣。”
“就像西漢王朝建立之初,就是繼承了秦朝的二十級軍功爵製度,媺娖,你要明白,這軍功爵不止是評價一個士兵功勞大小的標準,也是授予一個人擁有土地的限製。”
“關內侯九十五頃,大庶長九十頃,駟車庶長八十八頃,大上造八十六頃,少上造八十四頃,右更八十二頃,中更八十頃,左更七十八頃,右庶長七十六頃,左庶長七十四頃,五大夫廿五頃,公乘廿頃,公大夫九頃,官大夫七頃,大夫五頃,不更四頃,簪褭三頃,上造二頃,公士一頃半頃,公卒、士伍、庶人各一頃,司寇、隱官各五十畝。”
“漢朝明文規定各個爵位最多擁有的土地,如果超過了就是經濟有問題,可以理解為限製權貴財富的一種手段。”
“不管你多強,你家裡的田畝隻能按照你的爵位大小來定。”
朱媺娖眉頭一皺:“後麵肯定名存實亡了。”
“差不多,不然也不會改朝換代,不管是什麼製度,隻要施行久了,那一定會被找到漏洞,被人鑽空子。”
“特彆是一個王朝,如果一個王朝的政策做出了改變,那對於有爵位的人來說就是一個機會。”
“西漢漢惠帝時期,朝廷沒錢了,所以就把目光放到了民間,於是就開始賣官鬻爵,這也是第一次賣官鬻爵。”
“民有罪,得買爵三十級以免死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