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惠帝時期,有爵位的人可以免死,如果是百姓犯了死罪,那就可以花錢買爵位免死。”
“漢文帝時期為了賑災,乾脆就不用爵位免死了,太複雜,直接對商人開放爵位買賣。”
驚不驚喜,這就是曆代仁君的典範,漢文帝劉恒,所以在漢初,就有賣官鬻爵了,實際上曆朝曆代都有。)
“隨著擁有爵位的人多了,朝廷賺到的錢也變多了,這也意味著可以擁有大量土地的地主也變多了。”
“爵位的高低就代表擁有土地的數量,而且還可以避稅。”
朱媺娖眉頭一皺:“怎麼有大明士紳的感覺了?”
“沒錯,這是一脈相承,這些人有了土地之後自然需要人耕種,所以大量人口就會被這些人納入到自己名下,成為地主麾下的奴婢。”
“要明白,西漢的稅收主要來源就是自耕農的人頭稅,如果這些自耕農都成了地主豪強家的奴婢,這個稅你也就彆要了。”
“這西漢朝廷能收的稅也就變少了。”
“最重要的就是有爵位的人本來就是西漢的既得利益集團,要麼是宗室,要麼是開國勳貴,要麼就是花錢買的。”
“這些人也是來分蛋糕的,同樣也是西漢規則的製定者,你還能指望他們自己砍自己一刀嗎?”
朱媺娖搖頭:“不可能,就像那些士紳一樣,千方百計維護自己的利益。”
“所以啊,西漢的奴婢越來越多,問題越來越嚴重。”
“西漢也一直打擊這些豪強,但之後呢?沒有新的土地進行分配,這也導致流民問題越來越嚴重。”
“王莽也確實想解決這些問題,結果可想而知,直接就被拿下了。”
“那個時候的世家大族的實力非常龐大,皇帝隻不過是代言人,他們不肯動自家的土地,皇帝也沒辦法。”
“最後就是劉秀出現了,和這些世家大族達成了協議,形成了妥協,這才讓漢朝又多了一百多年。”
“但這個時候的東漢雖然也是用漢這個國號,但東漢不是西漢,東漢就是一個世家大族的結合體。”
“等到了東漢末年,世家大族不再需要漢這層外衣了,所以就把這層外衣扒了。”
朱媺娖一臉懵:“這?原來是這樣。”
“還有一個最現實的例子,東吳動不動就想投降,其根本原因就是東吳的人就是典型的地方豪強。”
“他們每個人手中都有一大堆土地,如果真的打起來,那是會影響收成的。”
朱媺娖撇了撇嘴:“怎麼都是這樣啊?”
“很簡單,王朝的開創者總是相信後代的智慧會讓這個王朝走的更遠,但他們的後代是王朝的既得利益者,他們考慮的是把自己的特權和國家利益徹底分離。”
“等到朝廷這層外衣沒用了,他們會自己把這層外衣扒下來。”
喜歡掌握天幕,行走萬朝請大家收藏:()掌握天幕,行走萬朝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