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麗質伸了個懶腰,好姐妹沒回來,沒人鬥嘴,挺無聊的,所以隻能繼續纏著張彥。
“夫君,為啥孫皓的待遇比劉禪差那麼多,明明都是亡國之君。”
“簡單,都看不起東吳,以前說過。”
“劉禪到了北方,得到了安樂公的爵位,聽起來還算不錯,最主要的是公爵,而且劉禪去世後,晉朝給了劉禪一個諡號‘思’。”
“反正還算體麵。”
“但到了東吳就不一樣了,孫皓的封號是歸命侯,咱先不說這隻是一個侯爵,你聽聽封號,歸命。”
“呃。”李麗質愣了一下:“這有點像罵人了。”
“你以為就晉朝啊,陳壽也沒給孫皓好臉色,人家寫東吳曆史時,直接把孫權之後的孫家人統一寫進了《三嗣主傳》當中,連單獨的房間都沒有。”
。。。。。。。。
李麗質扶額:“確實有點侮辱人了,感覺和漢惠帝有一拚了。”
“差不多,還有陳壽給孫皓寫的評價。”
“皓之淫刑所濫,隕斃流黜者,蓋不可勝數。是以群下人人惴恐,皆日日以冀,朝不謀夕。其熒惑、巫祝,交致祥瑞,以為至急。昔舜、禹躬稼,至聖之德,猶或矢誓眾臣,予違女弼,或拜昌言,常若不及。況皓凶頑,肆行殘暴,忠諫者誅,讒諛者進,虐用其民,窮淫極侈,宜腰首分離,以謝百姓。既蒙不死之詔,複加歸命之寵,豈非曠蕩之恩,過厚之澤也哉!”————《三國誌·吳書·三嗣主傳》
“大概的意思就是不把你弄死,還給了你一個侯爵,你撿到大便宜了。”
。。。。。。。。
李麗質無奈:“這個我也看過,但是,夫君,我就不明白,陳壽為啥對東吳的意見那麼大。”
“簡單啊,人家陳壽原來是蜀漢那邊的人。”
陳壽曾經擔任蜀漢官職,衛將軍主簿?,主要負責協助衛將軍處理文書及日常事務。??)
東觀秘書郎?,掌管宮廷藏書與文獻整理,參與修史工作。??)
觀閣令史?,主管檔案文書,後來因為不依附宦官黃皓而屢遭貶黜。??)
散騎黃門侍郎?,侍從皇帝,傳達詔令的近臣職位。??)
“所以要給老東家一個麵子,不止如此,除了我以前說的,陳壽對皇後的記載也有區彆,曹魏和蜀漢皇後,不管是不是追封的,那都承認了,到了東吳,統稱夫人。”
“至於西晉那邊,看不起東吳也正常,西晉的皇位來自曹魏,所以西晉必須承認曹魏的正統性。”
“曹魏的皇位來自漢朝,所以西晉也必須承認漢朝,劉備又自稱漢臣,給些尊重也是應該的。”
“之後再看看東吳,大魏吳王,多好的解釋啊,所以誰會把東吳當一回事啊。”
“不過還有個插曲,三國演義裡麵的,那就是孫皓去了北方後,司馬炎就告訴孫皓,說他準備了一個座位,等孫皓很久了,說白了就是羞辱。”
“孫皓也回懟了,說給司馬炎在建業留了個位置。”
“咳咳咳。”李麗質繃不住了:“互相黑唄。”
“差不多,不過這不是正史,是三國演義,可就算如此,隻要好玩就行了。”
李麗質翻了個白眼:“切,東吳西晉都不咋地,還不如宋朝呢。”
“嗯,也可以這麼說,雖然宋朝很拉胯,但最起碼沒西晉那麼慘烈。”
李麗質看向張彥:“夫君,我看了一下曆史,趙匡胤為啥要把白起踢出武廟?”
“哦,你說這件事啊,不過是表明自己的立場而已,武廟這個地方雖然叫武廟,但一開始並不是給純粹的武將建立的。”
“武廟最早起源於唐玄宗的開元十九年,最早祭祀的是薑子牙。”
“太公望呂尚者,東海上人。其先祖常為四嶽,佐禹平水土甚有功。虞夏之際封於呂,或封於申,姓薑氏。夏商之時,申、呂或封枝庶子孫,或為庶人,尚其後苗裔也。本姓薑氏,從其封姓,故曰呂尚。”
“薑太公的祖先給大禹效力過,後來到了薑子牙這一代,就家道中落了。”
“呂望行年五十,賣食棘,年七十,居於朝歌。”
“薑子牙早年間一直在為生活奔波,賣過小吃,當過屠夫,也當過家臣,但沒過多久,人家就不用他了,並且被趕出了朝歌城。”
“等薑子牙回家後,他的媳婦也不要他了,薑子牙本質就是一個前半生一事無成的人,到了晚年被趕出家門,將要餓死的老頭。”
“隻不過他運氣好,在釣魚的時候碰到了姬昌。”
“西伯將出獵,卜之,曰‘所獲非龍非所獲霸王之輔。’”
“眾所周知,周文王姬昌擅長算卦,他給自己算了一卦,卦象說他這次打到的不是獵物,而是一個能讓他發家的大才。”
“所以姬昌就和薑子牙麵談。”
“於是周西伯獵,果遇太公於渭之陽,與語大說,曰:‘自吾先君太公曰‘當有聖人適周,周以興’。子真是邪?吾太公望子久矣。’故號之曰‘太公望’,載與俱歸,立為師。”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周文王是個識人的,發現薑子牙確實不簡單。”
“所以薑子牙成了周文王的太師。”
“於是武王已平商而王天下,封師尚父於齊營丘,東就國,道宿行遲。逆旅之人曰:‘吾聞時難得而易失。客寢甚安,殆非就國者也。‘太公聞之,夜衣而行,黎明至國。萊侯來伐,與之爭營丘。營丘邊萊,萊人,夷也,會紂之亂而周初定,未能集遠方,是以與太公爭國。”
“滅亡商朝後,薑子牙被封到了齊地,在周朝,薑子牙一直很猛,而且薑子牙受封後也沒有去封地,而是留在了鎬京。”
“周武王去世的早,周成王繼位沒多久,周朝就爆發了三監之亂,在這期間,薑子牙一直幫周成王,而且還幫助周公平亂。”
“可以說薑子牙是集合了立國,治國,平亂的全能型人才。”
“麗質,你阿耶對薑子牙的評價也很高吧。”
李麗質點頭:“對。”
“這也把薑子牙抬到了神人的境界,所以理所應當,到了開元十九年,李隆基下令建造太公廟。”
“不止如此,還把張良搬了進去當陪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