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臣身為大明內閣首輔,一向清楚土地集中的問題有多嚴重,也一直想解決。”
“可臣一個人,實在無能為力。”
“如今陛下想動真格,臣吃著朝廷的俸祿,自然該站出來,替陛下分憂。”
劉希賢一副正氣凜然的樣子,拱手行禮,說得義正詞嚴,仿佛完全沒聽出皇帝話裡的弦外之音。
“……”
明武宗沒再理他,轉頭看向兵部尚書謝於喬和刑部尚書王鏊,臉上神色淡了幾分。
高鴻誌在一旁默默笑了。果然,這種老油條臉皮厚得很。明明那些田是貪來的好處,卻半個字不提,反倒說得像自己多忠心耿耿。
不過他也不急。隻要地能交出來,賬能清,彆的事以後再說。
朝堂上的大臣們紛紛投來欽佩的目光,看著劉希賢的眼神都變了。
見皇帝沒追究,大家心裡也踏實了。看來隻要主動交地,就不會被拿去問罪。
兵部尚書謝於喬立刻站出來,拱手道:“啟稟陛下,臣願將家中一千八百五十頃良田儘數獻出,支持朝廷整頓土地!”
“謝大人不愧是國之柱石!”
明武宗一臉讚賞,“這等大義,真是難能可貴。”
他心裡卻暗暗吃驚。不愧是顧命大臣之一,家裡竟藏著近兩千頃地!
雖說比劉希賢少了大約一千頃,但這數目也夠嚇人了。
可見這些人,沒一個是乾淨的。這點田,恐怕連他們貪的零頭都不到。
說不定,連十分之一都不到。
“陛下過獎了,臣身為兵部尚書,為國分憂,理所應當。”
謝於喬裝傻充愣,滿臉正氣,仿佛沒聽出皇帝話裡的諷刺。
明武宗笑了笑,轉向刑部尚書王鏊,和顏悅色地問:“王大人,你打算獻多少?”
“回陛下,臣家中田產少些,一共一千五百頃。”
“但臣也願全部獻出,絕無保留。”
王鏊神情嚴肅,說得斬釘截鐵。
“好!很好!”
明武宗臉上露出滿意之色,環視滿朝文武,聲音低沉而有力:“剛才,定國公徐光祚獻出三千九百二十七頃;
首輔劉希賢獻出兩千八百四十三頃;
謝於喬獻出一千八百五十頃;
王鏊獻出一千五百頃。”
他頓了頓,目光掃過眾人,“那你們呢?”
“啟稟陛下,臣願獻九百七十三頃……”
“啟稟陛下,臣獻三百五十二頃……”
“啟稟陛下,臣願上交七百一十六頃……”
“啟稟陛下,臣家中有一千兩百一十八頃,全部獻出!”
“……”
群臣爭先恐後地表態,拱手作禮,聲音此起彼伏。
其實誰心裡都清楚,要是不主動交,等錦衣衛查出來,後果更可怕。
高鴻誌之前放的話太狠了——查出來,補三年,罰十年,等於十三年賦稅一次性交清!
誰能扛得住?
更彆提,要是交不出來,錦衣衛直接上門抓人。
誰願意去詔獄走一遭?
那地方進去容易,出來可就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