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何況,高鴻誌自己也是內閣成員。
光是他這一脈,就占了三個閣臣名額,權勢之重,壓得人喘不過氣。
武將隊列最前頭,原該是定國公徐光祚。
畢竟魏國公徐輝、英國公張懋都不在了,他是眼下勳貴裡頭頭一號。
這些勳貴大多兼任五軍都督府的都督,自然歸入武將班列。
突然間,殿門口多出一個人影。
“……”
所有人眼皮一跳,心口一緊。
連內閣首輔劉希賢都瞪圓了眼,幾乎不敢信眼前所見。
來人正是鎮國公、錦衣衛指揮使——高鴻誌!
他怎麼又上朝來了?!
“國公爺!”
王守仁和李循環立刻迎上去,抱拳行禮。
“不必多禮。”
高鴻誌輕輕抬手,語氣平靜。
“是。”兩人應了一聲,退到一旁。
“回去站好,皇上快到了。”
說完,高鴻誌便徑直走向武官最前頭。
徐光祚見他走來,立馬往旁邊挪了一步,把位置讓了出來。
有高鴻誌在,他哪敢站那兒?
“皇上駕到——”
一聲尖嗓子從殿外炸響,拖得又長又亮。
緊接著,正德皇帝在劉瑾、穀大用這兩個大太監,以及一隊錦衣衛力士的前呼後擁下,邁步進了太和殿。
一抬眼,看見高鴻誌站在武將首位,正德微微一愣,隨即朝他點頭示意,走上龍台,坐進龍椅。
“臣等恭請聖安,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滿朝官員齊刷刷跪下,山呼萬歲。
“諸位愛卿免禮。”
正德擺擺手。
“謝皇上。”
眾人起身歸位。
“有事奏來,無事散朝——”
劉瑾站在皇帝左側,嗓門洪亮地喊出那句老話。
可這回,沒人急著開口。
所有人的目光,齊刷刷盯向高鴻誌。
不光是劉瑾,滿殿文武都在等他說話。
大家都心知肚明——高鴻誌若無大事,根本不會踏進早朝這道門。
而眼下,最牽動人心的,莫過於三天前那道“官紳獻田”的政令。
這些天,全大明都在盯著這事。
據他們所知,沒誰敢藏地,也沒聽說誰被抓進詔獄。
看來一切順利。
這時,高鴻誌踏前一步,出列拱手,聲音沉穩:“啟稟皇上,我大明上下所有官員、勳貴,業已儘數獻出私田。”
“經錦衣衛、東廠、西廠聯合查核,數據確鑿無誤。”
“好!太好了!”
正德皇帝“騰”地站起身,一掌拍在龍椅扶手上,激動得滿臉通紅。
“這一輪獻出來的地,要是分給老百姓,家家戶戶都能有地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