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大明中興,就在這一步了!”
“皇上英明!”
高鴻誌低頭恭聲道。
“皇上聖明!”
朝中文武齊聲應和,聲音響亮整齊。
可誰心裡不疼?
那些田,多少也沾著自家的血本啊!
正德狠狠喘了兩口氣,把心裡翻江倒海的情緒壓下去,兩眼直勾勾地盯著高鴻誌,聲音都帶著顫:
“高卿,你跟朕說說,這回咱大明的官老爺和鄉紳們,總共交出來多少好地?數字清清楚楚算出來了沒?”
一聽這話,滿朝文武齊刷刷扭頭看向高鴻誌,一個個伸長脖子,耳朵豎得像兔子似的,就等著聽個準信兒。
“回陛下,”高鴻誌臉色嚴肅,一字一頓,“三億四千七百五十二萬畝,一畝不少!”
“……”
正德一聽,當場愣住,眼珠子都快瞪出來了。
三億多畝?
這數目也太嚇人了!
他腦門直發暈,心裡直犯嘀咕:真有這麼多地?這些當官的、有頭有臉的家夥,平日裡嘴上喊窮,背地裡竟藏著這麼多田?
“……”
底下大臣們也都傻了眼,頭皮一陣陣發麻。
他們原本估摸著能擠出個幾千萬畝就算頂天了,誰成想竟翻了十倍都不止!光是官紳自己吐出來的地,就夠給全國每家每戶分上幾畝!
這要是真分下去,十年八年內,百姓能吃得上飽飯,朝廷也能喘口氣!
“陛下,這個數,一個字都不摻假。”
高鴻誌沉聲開口,語氣硬得像鐵,“錦衣衛經曆司來回核了十幾遍,每一筆都有據可查。”
正德沉默了好一會兒,臉色慢慢變了,眉角一跳一跳地,眼裡閃出一股子寒光。
原來朝廷上下,早就爛到根子裡了!
要不是高鴻誌這把刀狠命往下挖,再過幾年,這江山怕是要塌!
他眼神一掃,群臣全縮了脖子,心裡打鼓——誰沒交地?誰家沒藏著幾處產業?雖說皇上先前拍胸脯說既往不咎,可天家的話,哪能當真?翻臉比翻書還快!
高鴻誌不吭聲,隻靜靜地看著正德,像是在等他做決定。
正德被這眼神一撞,心頭猛地一清,隨即咧嘴一笑,拍了拍龍椅扶手:
“好!真好!朕替天下百姓,謝謝各位愛卿深明大義!”
“……”
滿朝官員嘴角抽了抽,硬擠出滿臉堆笑,點頭哈腰地應著,可心裡全明白了:皇上這火,算是壓下了,不會秋後算賬。
一顆懸著的心,總算落了地。
“高卿,”正德定了定神,開口問,“還有彆的事要奏嗎?”
“回陛下,”高鴻誌略一沉吟,拱手道,“地是不少,可攤到億萬百姓頭上,每家也拿不了多少。
這一回靠大家‘自覺’交地,能救一時,救不了一世。”
他頓了頓,接著說:“土地兼並的根子還在。
眼下是逼出來了,可再過十年二十年,地又會慢慢流回大戶手裡,百姓照樣白忙一場。”
正德眉頭一皺:“那依你之見,怎麼才能斷了這病根?”
他當然知道高鴻誌早有打算,可這朝堂之上,得讓他把話說明白,讓百官聽得清清楚楚。
所有人目光刷地又集中到高鴻誌身上。
土地兼並,曆朝曆代都治不了的頑疾,多少宰相、能臣束手無策。
就連內閣首輔劉希賢、兵部尚書謝於喬、刑部尚書王鏊這幾位老狐狸,加上新進的王守仁、李循環,也都隻能搖頭歎氣,拿不出一招半式。
可高鴻誌卻站得筆直,聲音不高,卻像錘子砸在地上:
“要治這病,就得動稅製。”
喜歡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請大家收藏:()大明最強錦衣衛,一曲天外飛劍來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