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朕知道,你壓根看不上這個。”
高鴻誌乾咳一聲,低頭偷瞄了眼劉瑾——那幫人早把腦袋扭到柱子上去了,假裝沒聽見。
正德壓根不管,嗓門直接掀了屋頂:“高卿!你解決了倭寇,還要掌管出海通商,又統帥水師——朕,封你為‘鎮海王’!”
“永鎮海疆!鎮守大明門戶!”
高鴻誌沒猶豫,直接撩袍下跪,磕了個響頭:“臣——謝陛下隆恩!”
他心裡明鏡兒似的:這封號不是賞功,是皇帝用命在還人情。
他幫正德打通神話境,送葵花老祖晉級,救了皇上的命。
這王位,早就在等他開口了。
他沒法推,也推不掉。
隻要內閣一蓋章,天下皆知——高鴻誌,大明第一個活著的異姓王,成了!
“高卿客氣啥,”正德笑得眼睛都眯成縫,“該的。”
“謝陛下。”高鴻誌又磕了一頭。
“劉瑾!”正德猛地一轉頭。
司禮監掌印太監劉瑾像根竹竿似的站得筆直:“奴才在。”
“立刻去內閣,把封王的事兒辦妥,詔書、玉璽、告示,全部滾去全國各府各縣貼滿!一個地方都彆落下!”
“奴才遵旨!”劉瑾頭都沒抬,語氣沉得像棺材板。
正德一揮手:“去吧。”
劉瑾轉身就走,腳步快得像身後有狗咬。
等殿門合上,正德才又笑嘻嘻湊過來,壓低嗓子:“高卿……倭寇鏟了,海禁,是不是該開了?”
他搓著手,眼裡全是光:“朕這輩子,真想看看大海那邊,是不是真有金子鋪地、寶石當磚的神仙地方……”
可惜,他當皇帝,走不開。
但高鴻誌能去。
他替皇帝,去看。
他隻能從葵花老祖那兒,零零碎碎聽說點海外的事兒。
“皇上,等咱們大明造船廠把船造齊了,海禁立馬能開,商船想出就出,賺錢的路子就打開了。”
這話一出,高鴻誌神色一正,朝正德皇帝拱手道:“臣琢磨著,光讓百姓商賈拿錢買出海許可證還不夠。
咱們的海軍,也不能光當保鏢,跟著商船晃蕩。
咱得自己組船隊,親自下海,往南洋、西洋走一遭。”
出海經商?那可不是小買賣,那是金山銀山往回扛。
銀子不光能進老百姓腰包,更得往朝廷國庫淌。
高鴻誌心裡門兒清:民間商人再有錢,跑一趟船能賺幾個錢?真要掙大頭,得是官家親自下場。
海軍押著貨,派能乾的將領領隊,一船一船拉回來,那才叫穩賺不賠。
“高愛卿說得對,”正德帝點頭,臉上泛起笑意,“咱大明,不能沒自己的船隊。
海軍和市舶司,朕都交給你了。
這事兒,你放手去辦,朕不多嘮叨。”
他心裡明鏡似的——當年鄭和七下西洋,帶回來的可不是茶葉瓷器,是真金白銀堆成的山。
“謝皇上!”高鴻誌趕緊行禮。
正德帝眯了眯眼,隨口問:“還有彆的事兒?”
高鴻誌搖頭:“沒了,就這事。”
他進宮就為了一件事——把東瀛那邊的動向跟皇上說清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