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1年11月某日。
漢斯收到來自施邁瑟父子的信,得知衝鋒槍的樣品已經完成,於是他久違地前往了位於蘇爾的伯格曼軍械廠。
信中提到,雖然仍有許多地方需要改進,但射擊本身沒有問題。
比漢斯預期的開發進度要快,讓他感到一絲期待。
如果這次的樣品完成度不錯,向軍方正式請求投資似乎也不失為一個好主意。
但好消息往往伴隨著壞消息。
偏偏,漢斯最為看重的無線電開發計劃卻出了問題。
無線電技術的先驅雷金納德·費森登拒絕了他的提議。
他說,感謝漢斯的提議,但由於他已經在美國氣象局工作,因此一起合作似乎不太現實。
漢斯能理解。
從費森登的角度來看,不管漢斯能提供多少投資,他都沒有理由專門來到遙遠的德國為其開發無線電。
不過,儘管能理解,心裡還是難免有些失望。
最終,漢斯隻能含淚放棄了引進雷金納德·費森登的計劃。
現在,剩下的唯一希望就是特斯拉。
然而,至今漢斯沒有收到來自特斯拉的任何回複。
如果他拒絕了,就像費森登那樣,至少說一句“拒絕”也好,根本沒有回應,漢斯無法得知特斯拉是否對他的提議感興趣,這讓他感到非常焦慮。
漢斯曾經確認過,特斯拉確實收到了他的信件,所以他不可能是因為錯過了信件。
是故意不回複,還是還在考慮中呢?
無論如何,既然結果對他不利,漢斯還是決定再給特斯拉寫一封信,並附上“請務必回複”的請求。
而一提到美國,就不禁讓漢斯想起了最近美國總統威廉·麥金利(williackleyjr)被刺殺的事件。
就是發生在1901年9月6日,也就是《北京議定書》簽署前一天的事情。
“而且在《北京議定書》簽署當天,意外地李鴻章去世了。”
看樣子是因為順親王的事情讓他受到了很大的衝擊。
不過,原曆史中,李鴻章確實在《北京議定書》簽署後因病去世。
至於順親王,雖然他回到清國後依然健康地活著,但他早已拋棄了百姓和紫禁城,逃離了大清。
甚至腐朽的清廷上層和慈禧太後,都沒有去指責順親王,相反他們還全力美化順親王的行為,企圖通過這種方式避免清廷威嚴在《北京議定書》後徹底崩塌。
而由此掀起了激烈的浪潮。
或許,某些曆史進程會比原來更早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