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說回到美國,麥金利總統的刺殺者是那個總是在關鍵時刻出現的無政府主義者。
麥金利總統被刺後緊急送往醫院,但最終在14日不幸去世。
繼威廉·哈裡森、亞伯拉罕·林肯、詹姆斯·加菲爾德之後,特庫姆塞的詛咒又一次奪走了一位總統的生命。
“但重要的不是麥金利的刺殺,而是繼任的總統。”
西奧多·“泰迪”·羅斯福(theodorerooseveltjr)。
他因熊玩偶而聞名世界,但曆史上他的行動與那種可愛形象完全不符,簡直是大熊本人。
“一個充滿熱情的美國霸權主義者和帝國主義者。”
當然,從麥金利和克裡夫蘭總統時代開始,美國已經逐漸脫離了以門羅主義為代表的不乾涉政策。
不過,正式化美帝國主義路線的,正是西奧多·羅斯福。
接下來,美國將在太平洋、加勒比海和南美方麵展開積極的擴張政策。
“西奧多·羅斯福有和德國發生過衝突嗎?”
實際上,西奧多·羅斯福時期美國與德國差點發生過衝突。
那就是1902至1903年的委內瑞拉危機。
委內瑞拉總統西弗裡亞諾·卡斯特羅(ciprianocastro)不僅拒絕償還外債,還挑起事端,導致憤怒的德國帝國與英國聯合對委內瑞拉實施海上封鎖。
原曆史中,美國的調解被英德接受,危機平穩解決。但如果美國和德國堅持強硬立場,或許會導致美國海軍與德國海軍的對抗。
“我可不想插手這種事情。”
委內瑞拉危機隻要不是威廉二世突然下令占領委內瑞拉,這件事應該會順利過去。
與其惹麻煩去挑起美國這個“蜂窩”,不如讓它像原曆史一樣自然發展。
“現在與美國開戰”
這是多麼可怕且令人心驚的想法。
漢斯搖了搖頭,身體無力地倒在椅子上。
“您來了,男爵先生!”
當漢斯到達伯格曼軍械廠的入口時,久違的聲音熱情地迎接了他。
伯格曼軍械廠的廠長,西奧多·伯格曼。
“好久不見,伯格曼先生。我聽說衝鋒槍的原型已經完成了。性能怎麼樣?”
“啊!這個您得親眼看看才知道。老實說,剛開始我還在懷疑它能不能做出來,但結果比預想的還要厲害得多。”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