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呀啊啊啊啊──!”
1911年9月14日。
在四麵八方的旁人尖叫聲中,彼得·斯托雷平艱難地睜開了雙眼。
“咳咳最終還是落得如此下場嗎。”
斯托雷平一邊怨恨著將自己性命如此奪走的上天,一邊又因終於可以擺脫這混亂苦痛的世界而感到一絲解脫。
死亡,並不可怕。
說實話,他早已知道自己的結局不會太過安穩。
“隻是就像當年的亞曆山大二世一樣,我拚儘全力、不惜放棄首相之位推動的俄國改革,恐怕又要化為泡影了吧。”
斯托雷平在心中低語,往昔的畫麵如走馬燈般浮現腦海。
1911年3月4日,俄國議會——杜馬陷入了一片混亂。
斯托雷平自擔任首相以來傾儘心血推動的土地改革法案,最終還是被他的政敵——保守派貴族議員們否決了。
“這簡直荒唐至極!若是想要阻擋法案,就該堂堂正正地站上講台發表反對意見,而不是在背後搞這種卑劣的陰謀詭計!”
怒不可遏的斯托雷平爆發了,憤怒的咆哮回蕩在議會大廳。
事實上,這次法案被否決,完全是保守派領袖彼得·尼古拉耶維奇·杜爾諾沃(Пetphnkoлa?eвnчДyphoвo)在沙皇默許下精心策劃的政治陰謀。
“不行,不行我不能就此放棄。”
儘管親眼看著法案胎死腹中,斯托雷平卻不願罷休。
此刻,支持改革的議員們滿腔憤怒,激動地同保守派議員爭吵不休,甚至揮拳相向,杜馬內一片混戰。趁著這場混亂,斯托雷平開始全力思索破解之法。
第二天清晨。
斯托雷平親赴葉卡捷琳娜宮,向尼古拉二世遞出了最後通牒。
要麼接受他的辭職,要麼解散杜馬三天,在此期間通過土地改革法案。
他利用的是俄國法律第87條,該條款允許沙皇在議會休會期間強行通過特定法案。雖然該條款本意是為選舉或節假日等緊急決策設立的,但斯托雷平毫不猶豫地將其作為政治工具。
這無疑是一種鑽法律空子的手段,等同於無視杜馬的權威。即便是沙皇本人,也未曾料到斯托雷平竟會采取如此激烈的舉措,一時之間進退維穀。
“孩子啊,聽從斯托雷平的建議吧。若你心中尚存對他的感激之情,就該接受。”
麵對斯托雷平誓要推進改革的堅定意誌,以及太後亞曆山德拉的支持,尼古拉二世最終讓步,接受了他的要求。
就這樣,雖然保守派貴族們極力反對,斯托雷平仍以辭去首相之位為代價,成功護住了法案。
時間流轉,轉眼已是9月。
然而,儘管他早已遞交辭呈,斯托雷平仍暫時掛名首相——隻因性格優柔寡斷的尼古拉二世,半年過去仍未決定繼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