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對剛剛從德軍的狂攻下九死一生逃出來的士兵而言無疑是殘酷的命令,但第二軍既然已潰敗,德軍的下一個目標,必然是第一集團軍。
如果第一軍再被擊潰,西北方麵軍三分之一的兵力就此灰飛煙滅,那麼他們精心策劃的東普魯士攻勢也將在瞬間化為泡影。
而日林斯基自己恐怕也會隨之陪葬。
這一點,無論如何都要阻止。
“另外,通知瓦西裡·弗拉格(ВaлnneгopoвnчФлyг),讓他率領第十集團軍,儘快增援倫寧坎普的側翼。”
“明白,司令官!”
參謀們紛紛行禮,像是迫不及待想要逃離這壓抑的氣氛,一個個匆匆離開司令部。而日林斯基疲憊地癱坐在椅子上,點燃了一支煙,深深吸了一口。
“該死這消息一旦傳到斯塔夫卡(stavka最高統帥部),沙皇肯定不會放過我。”
無論沙皇如何仁慈,他都不會容忍這樣的慘敗。
尤其是,這一戰將成為後人恥辱的談資。
所以無論如何,他都必須阻止德軍的攻勢,遏製他們繼續擴大戰果。
隻有這樣,他才有機會挽回敗局,保住自己的性命和地位。
咣當——咣當——
“戰鬥剛結束多久,又要投入下一場戰鬥?要是能再休息兩天就好了。”
“彆擔心,沃爾夫。隻要把龜縮在貢賓嫩的俄國佬踢出東普魯士,短時間內就不會再有戰鬥了。”
“那就太好了,迪特裡希大叔。我已經受夠屍體了。”
1913年8月25日,東普魯士,埃勞(eyu)附近。
在駛向新的戰場的卡車上,迪特裡希聽到隊伍裡最年輕的沃爾夫的抱怨,不禁輕笑出聲。
然而,即便他的臉上帶著微笑,神色卻依舊陰沉。
雖然己方大獲全勝,他也幸運地活了下來,但那些遍布沼澤和森林的俄軍屍體,卻怎麼也無法從腦海中抹去。
這與父親曾經自豪地講述的普法戰爭故事相差甚遠。
對於一直生活在遠離戰場世界的迪特裡希來說,這一切都過於震撼了。
至少,這絕不是能用來講給孩子們聽的故事。
“通信連的人說,西線比這邊更慘烈。那裡的戰線全都布滿了機槍和戰壕,每天都有上千人喪命。”
“呃,看來被派到東線還算幸運。”
東線的俄軍彆說機槍,甚至連步槍都嚴重短缺,甚至還有士兵手持木棍和斧頭上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