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集團軍已經潰敗?這是什麼意思!?”
1913年8月24日。
俄軍西北方麵軍司令官雅科夫·日林斯基瞪大充血的雙眼,震怒地咆哮著,仿佛無法理解自己剛剛聽到的話。
就在昨天,他才接連收到第二軍信使的報告,得知他們正在拚死突圍,並緊急向倫寧坎普下令支援第二軍。
可結果呢?他們連一天都撐不住,就徹底覆滅了?
二十三萬大軍,竟被連十六萬都不到的德軍野戰集團軍全殲?
“薩姆索諾夫這個該死的蠢貨到底乾了什麼!他怎麼能在短短幾天內就把二十萬大軍送上絕路!”
“那、那個薩姆索諾夫將軍他”
參謀們支支吾吾,似乎不知道該如何啟齒,麵對司令官的憤怒,他們一個個表情僵硬。
因為剛剛德軍那令人震驚的戰果公告不僅提到俄軍第二軍已然覆滅,一半戰死,一半淪為俘虜,還披露了第二軍總司令薩姆索諾夫的最終結局。
“薩姆索諾夫將軍自儘了。”
“什麼?”
有人閉上眼,低聲吐露出這個殘酷的事實,日林斯基聽後,驚愕地睜大雙眼,顯然對此毫無預料。
“薩姆索諾夫死了?還自殺了?”
“是的德軍發現了薩姆索諾夫將軍的遺體,據稱他用手槍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有可能是假消息嗎?”
“幾乎不可能。畢竟,德軍沒有編造這種謊言的必要。”
“該死”
聽到薩姆索諾夫扣動扳機、轟碎自己頭顱的消息,日林斯基臉色陰沉,嘴唇緊抿。
薩姆索諾夫已死,帶著戰敗的恥辱自儘。現在,就算他對第二集團軍的潰滅再憤怒,也已經沒有辦法再去斥責對方。
更何況,薩姆索諾夫選擇自裁,也有一部分責任在他自己——若是他能及時支援第二軍,或許事情不會發展至此。
當然,他是否願意承擔這份責任,又是另一回事了。
“還活著的第二集團軍士兵,還有多少人?”
“不足一萬。謝爾蓋·謝德曼(cepгennxanлoвnчШenдeah)將軍正在儘力收攏殘兵但情況不容樂觀。”
士兵們四散而逃,甚至有人趁亂逃亡,整個部隊正在分崩離析。
“呼讓謝德曼儘全力重整部隊,然後立即支援第一集團軍。”
“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