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軍下個月就要跨越大西洋了?”
“是的,部長閣下。正如預期的那樣,他們會先派出一支小規模的先遣部隊,然後逐步進行增援。此外還有傳聞稱,他們將在摩洛哥登陸,進攻法國的北非殖民地。”
“北非已經因我們掌握了製海權而完全與歐洲隔絕,現在進攻那裡已經毫無意義了吧?”
正因如此,萊托·福爾貝克的非洲軍團也按照布拉格會議上討論的那樣,沒有選擇從利比亞向突尼斯推進,而是改為準備進攻西西裡。此外,法國方麵由於本土局勢更為緊迫,幾乎已經放棄了對北非殖民地的防禦。
“可能是戰績joker焦渴)症病發,哪怕是撿個空城也要找點成就感吧?”
“算了,隨他們去吧。那裡已經不再具有戰略價值了。不過,美軍到是比預想的快得多啊。”
“您認為會有問題嗎?”
“我能理解威爾遜的焦躁心態,但在這種情況下,往往欲速則不達。”
更何況,目前的美軍在質量上也存在不少問題,經驗不足、戰術教條陳舊,使他們的戰鬥力並不理想。
‘而且,美軍的補給和武器裝備肯定也會出問題。’
僅以曆史上的一戰時期為例,當時美軍由於急速擴張,武器短缺,導致自家的製式步槍1903春田步槍根本無法滿足需求,甚至不得不借用英國軍隊淘汰的p14步槍,以及使用那十分不討喜的紹沙輕機槍。
至於如今的美軍在武器規格上出乎意料地堅持使用公製單位,原因也可以追溯到一戰時期。當時他們向法國借用武器,並接受法軍的現代化軍事培訓,因此沿襲了公製係統。
而現在,德國極有可能要再次承擔這樣的角色。
“......看來,毛奇和戰爭部的人是想要我的命啊。”
“部長閣下?”
“沒什麼。你先下去吧,一旦美國方麵有新的動向,立刻向我彙報。”
“是,部長閣下。”
下屬離開後,漢斯靠在椅背上,用雙手抹過臉龐,深深歎了口氣。
“漢斯,你看起來很疲憊啊。”
“茜茜。”
稍作調整後,漢斯抬頭一看,發現路易絲正站在門口,微笑著朝他揮手。
而一看到那個身影,仿佛短暫的疲倦便一掃而空,漢斯站起身,溫柔地在路易絲的雙頰上落下一吻。
果然,柏林的生活還是不錯的。
在華沙時,他幾乎見不到家人,每天都埋頭於公事,活脫脫就是個工作狂父親。
當然,無論是在華沙還是在柏林,桌上那永遠蓋不完的文件堆都是一樣的,甚至因為美國的緣故,某人現在的工作量隻增不減。
說到底,一切都是威爾遜那個麻煩的家夥惹的禍。
要是他哪天中風了,漢斯一定會在第一時間現場直播,向全世界揭露他夫人是如何在幕後垂簾聽政的。
“弗裡德裡克呢?”
“正在午睡,奶媽在照顧她,你不用擔心。而且,偶爾從育兒中抽身,享受屬於我們兩人的時光,也很重要吧?”
路易絲十指交扣握住漢斯的手,聲音柔和,但卻莫名讓他感到一絲心驚膽戰。
“我覺得,是時候要個二胎了。”
“......拜托,暫時就先忍忍吧,親愛的。”
漢斯不是不願意給弗裡德裡克添個弟弟或妹妹,隻是現在如果再把精力投入到這上麵,他絕對會被榨乾,死得連渣都不剩。
“嗬嗬,我知道我的丈夫很忙,所以不會催你。當然,等戰爭結束後,我會連本帶利地向你討回來。”
路易絲輕笑出聲,嘴角帶著溫柔的弧度,但言語卻依舊讓人不寒而栗。
“話說,前陣子你因為約阿希姆哥哥的事吃了不少苦頭吧?”
“準確地說,是因為我們那位聰明絕頂的新小姨子。”
就在美軍參戰、局勢緊張之際,約阿希姆卻滿臉焦急地跑來向漢斯求助。
他說,奧爾加對婚事持積極態度,但附加了一項條件,而這件事隻有萬能的某人才能解決。
“我可以嫁給約阿希姆王子,但請讓他成為烏克蘭國王。”
她提出的這個“條件”,可比漢斯預想的還要雄心勃勃得多......
......
“......您現在真的理解自己在說什麼嗎,殿下?”
“當然了。”
“嗬......”
奧爾加斬釘截鐵的回答讓人不由得歎息又驚歎。
漢斯活了這麼多年,聽過結婚時讓丈夫準備房子,倒還是頭一次聽說讓丈夫帶個國家來的。
身為俄羅斯帝國的皇女,果然連要求的規模都得與眾不同嗎?
“難道王妃的位置還不能讓您滿足?還是說,您想通過烏克蘭稍解對故國的思念?不管是哪種,我恐怕都難以給出肯定的答複。”
“因為我是羅曼諾夫啊。即便俄羅斯拋棄了我,我也不可能拋棄俄羅斯,不是嗎?”
聽到奧爾加這番話,漢斯忍不住歎了口氣,真懷疑她是不是偷偷讀過《三國演義》。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看來,她早已不再是記憶中那個天真無邪的皇女了。
畢竟,她經曆了太多事情,早已無法繼續當一株溫室裡的花朵了。
“讓約阿希姆王子成為烏克蘭國王,並非不可能。即使部分領土被波蘭和羅馬尼亞占據,烏克蘭依舊龐大,且價值不菲,王位自然要落到霍亨索倫的直係手中。更何況,偏偏艾特爾王子和奧古斯特·威廉王子都各自存在問題。”
唉,難斷家務事啊......
不過如果這麼考慮的話,奧爾加的提議確實有幾分道理。
目前,阿達爾貝特王子去了波蘭,奧斯卡王子則去了波羅的海王國,如此一來,在烏克蘭國王候選人當中,唯一沒有問題的便隻剩約阿希姆了。
但即便如此,這也不是能輕易做出的決定。
“而且,我成為烏克蘭王後,對德國而言也並非壞事。‘羅曼諾夫’這個名字仍然有價值,很快即將赤化的俄羅斯內部,反布爾什維克勢力也可以被吸引到這邊來。”
在漢斯用手指敲著桌子,仔細衡量各種可能性時,奧爾加的語氣帶上了一絲急切。
從她的表現就能看出,她在這種事情上依舊經驗不足。
不過,等她積累更多閱曆後,說不定會變得更沉穩。
當然,僅憑現在這一點,她就已經比那個無所事事、成天在農場裡務農養畜、等待審判、上演《沙皇的田園日記》的父親尼古拉二世強太多了。
“德國與布爾什維克合作,隻是為了儘快結束戰爭。一旦戰爭結束,雙方必然會刀兵相向。如果烏克蘭率先站出來牽製布爾什維克,德國同樣能從中獲利。隻要君主製穩固,也不用擔心烏克蘭會背叛,不是嗎?”
這話的意思,莫非是讓他確保烏克蘭的君主製不會動搖?
說實話,這個提議確實有吸引力。
與波蘭、波羅的海不同,烏克蘭在宗教和民族上都與俄羅斯更為接近。如果利用奧爾加的象征意義,未來甚至可以將蘇聯的人才引流到烏克蘭。
比如原本在曆史上為了避難去了美國的西科爾斯基,這位當年正是因協助沙皇一家逃脫而不得不離開自己成長的基輔。
但即便如此,漢斯仍然有所顧慮。
“您的話我明白了,確實,德國也能從中獲益。但烏克蘭人真的會接受一位羅曼諾夫出身的王後嗎?更何況,她還是曾經鎮壓過他們的沙皇之女。”
“父母的罪責終究是父母的。而且據我所知,就算是在俄羅斯國內,更多人對我和我的兄弟姐妹抱有的是同情。因此與其讓一個完全陌生的外國國王單獨前來,不如有一張熟悉的麵孔陪同,更能安定烏克蘭的民心,不是嗎?”
“嗯......”
“對烏克蘭人來說,有一個‘羅曼諾夫王後’,也是一個可用的政治理由,在牽製俄羅斯時能派上用場。”
說完所有想說的話後,奧爾加帶著些許忐忑,等待著漢斯的答複。
不過,相較於她的焦急,漢斯還是更想再慎重考慮一下。
可問題在於——
盯——
就在他的身後,他們那位呆頭呆腦的情種,約阿希姆,正用目光死死盯著他,仿佛在催促他趕緊答應。
真是的,這個一點忙都幫不上的笨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