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想到,我竟然會有和紅黨並肩作戰的一天。”
德國童軍運動的創始人、芬蘭第27獵兵營的指揮官,馬克西米利安·拜爾axiiianbayer)少校搖了搖頭,似乎仍然無法相信自己現在竟然身處赤衛隊之間。
如果早有預料,他絕不會在部下為他舉辦的歡送會上喝得爛醉,更不會在宿醉未醒的一臉恍惚間接到漢斯·馮·喬侯爵緊急發來的電報,下令讓他率領27營前往彼得格勒,執行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的特殊任務,
然後一臉懵逼的被英國人的船載著橫渡芬蘭灣。
而現在,如他所見,他正與共產主義者們一同向冬宮進軍。
人生,果然是世事難料。
“至少回去後,能給孩子們吹噓的故事又多了一個。”
雖然這並非他的本意,但他終究成為了第一位踏上彼得格勒的德國軍官。這榮耀是其他任何德國將領都未曾享有的。
嗯,隻要不提自己是來幫助紅黨的話,這確實是值得誇耀的戰績。
“少校!我們已突破俄軍第一道防線!”
“嗯,繼續推進。”
麵對27營最年輕的軍官之一,未來的芬蘭將軍,也是部隊中最後一個存活至1995年的芬蘭獵兵瓦伊諾·瓦爾韋v?in?ave)充滿激情的報告,拜爾用略顯生硬的芬蘭語回應道。
其實,他完全可以用德語下令,但由於列寧對德國懷有戒心,曾特意請求他假裝自己是芬蘭人,以避免引起布爾什維克內部對其與德國關係的懷疑。
眼下,布爾什維克內部對列寧與德國的勾結已疑慮重重,儘管他表麵上裝作無視,內心卻不得不多加留意。
當然,拜爾和他的芬蘭獵兵們對這一點心知肚明,卻隻是暗地裡冷笑,認為列寧不過是在裝模作樣罷了。
“不過,這些都無關緊要。”
真正重要的是,他們的任務是儘快推翻俄羅斯臨時政府。
而他的芬蘭獵兵們,一如既往地沒有讓他失望。
他們正用實際行動向他證明,他們牢記著他的教誨,
以徹底碾碎臨時政府軍的方式!
“殺光他們!一個不留!”
“消滅這些伊萬!”
......當然,可能,大概,或許有某些程度的過火。
臨時政府軍哭爹喊娘地四散奔逃,而就連並肩作戰的赤衛隊也被這群陷入血腥狂歡的獵兵嚇得不敢靠近。
但拜爾能夠理解這一點。
受到童軍運動影響的芬蘭學生和年輕人,曾遠渡德國接受訓練,為的就是與俄軍作戰。但俄羅斯帝國的崩潰比預想中更快,導致他們幾乎沒有機會真正與俄軍交戰。
“我們的攻擊勢不可擋,我們的憤怒無堅不摧,我們不求寬恕,也無家可歸!”
“我們無畏抗爭,直到芬蘭人民獲得解放!”
於是,他們高唱著芬蘭國民樂派巨匠讓·西貝柳斯為獵兵們創作,27營士兵海基·努爾米奧為其填詞的行進曲,麵帶狂喜地殺向逃竄的俄軍。
這或許是他們最後一次與俄軍交戰的機會了。
所以即便士兵們身陷狂熱,身為指揮官的他,也應當給予理解,不是嗎?
“嗚哇啊啊啊啊!”
“......總之,能贏就行!”
拜爾露出燦爛的笑容,默默地移開了視線。
與此同時,彼得格勒的臨時政府與布爾什維克之間的內戰,也漸漸迎來了終結。
......
轟!轟隆!
“克倫斯基總理,第二道防線被突破了!”
“巡洋艦阿芙樂爾號正向冬宮開火!”
“芬蘭佬像瘋子一樣四處亂竄,根本無法阻擋!”
“您必須馬上撤離,否則就來不及了!”
麵對部下們接連不斷的急報,克倫斯基絕望地抱住頭。
就在不久前,他們還成功阻擋住了赤衛隊的攻勢,可不知從哪裡冒出來的芬蘭人,正在摧毀克倫斯基的防線,擊潰克倫斯基的士兵,瓦解克倫斯基的臨時政府。
更糟糕的是,那些一直在臨時政府與布爾什維克之間保持中立、袖手旁觀的波羅的海艦隊,眼見大勢已去,竟也背棄了臨時政府,倒向了布爾什維克。
“這還不算完,那該死的科爾尼洛夫又是怎麼回事?!我根本沒下令,他卻帶著軍隊朝首都趕來......”
是為了援助臨時政府,抵抗布爾什維克?
還是想趁火打劫,發動政變?
答案再明顯不過!後者,毫無疑問是後者。
克倫斯基拚儘全力想要挽救臨時政府,可如今,整個世界似乎都與他為敵,讓他恨不得放聲痛哭。
“總理!”
但殘酷的現實甚至連哭泣的時間都不願施舍。
意識到已經無路可走,克倫斯基在尚未逃離的屬下催促下,掙紮著站起身,準備撤離冬宮,逃離彼得格勒。
他多想一槍崩了自己,或者乾脆在冬宮裡安放炸藥,與列寧那群人同歸於儘,讓這如春夢一場的臨時政府隨他一同毀滅......可惜,他既沒有扣下扳機的勇氣,也沒有引爆冬宮的膽量。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無論曆史如何變遷,時代如何更迭,克倫斯基這個人的本質,從未改變。
“......走吧。”
最終,這個懦夫所能做出的唯一選擇——
就是逃亡。
......
“成功了!我們贏了!”
“在冬宮升起紅旗!向整個彼得格勒宣布工人們的勝利!”
就在克倫斯基帶著臨時政府的官員們倉皇逃出冬宮的瞬間,那扇緊閉的大門終於敞開,赤衛隊邁入這座昔日屬於沙皇的宮殿。儘管宮殿的輝煌已因歲月而褪色,但仍然掩蓋不住其往日的奢華。
很快,象征著工人和農民的紅旗飄揚在冬宮的頂端。列寧望著迎風獵獵作響的紅旗,終於長舒了一口氣。
成功了。
用那邊還沉浸在勝利喜悅中的托洛茨基的話來說,曆史終於用掃帚掃走了那個虛弱無能的政府,將權力交給了真正屬於人民的政權。
當然,臨時政府能夠如此迅速地垮台,很大程度上得益於漢斯·馮·喬派來的芬蘭獵兵的英勇作戰。但無論如何,這一刻並不會因此而失色,布爾什維克,終於站在了俄羅斯的巔峰。
芬蘭獵兵、德意誌帝國、漢斯·馮·喬,這一切都不過是通向最終目標世界革命的工具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