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歡呼吧,慶賀吧!戰爭結束了,法國投降了!我們贏了!協約國贏得了終結一切的戰爭!】
在《蘭斯停戰條約》簽署,伍德羅·威爾遜正準備橫渡大西洋,前往參加和會的時候,世界大戰終於結束的消息,順著無線電波傳遍了全世界。
“萬歲!萬歲!”
“終於結束了!”
“媽媽,爸爸現在也要回家了,對嗎?”
“是啊,他會回來的。回到家,回到我們身邊。”
當“勝利”和“停戰”這兩個詞傳入人們耳中時,協約國的市民們便爆發出了巨大的歡呼聲,數不清的帽子被高高拋向天空。
那是真心等待戰爭結束的人們發自內心的喜悅。
“我們贏了!我們他媽的贏了!”
“威廉皇帝萬歲!勝利的設計者漢斯·馮·喬侯爵萬歲!”
“德意誌,德意誌高於一切,高於這世界上的一切!deutschand,deutschanduberaes,uberaesinderet)”
德國人壓抑不住激動,湧上街頭,互相擁抱。
在柏林、慕尼黑、漢堡、斯圖加特、科隆......德國各大城市裡,這一幕無處不在。
“結束了啊啊啊!!”
“大英帝國萬歲!上帝啊,請保佑陛下!”
“我的丈夫也要回來了!”
“我兒子也是!”
英國人同樣激動不已。自拿破侖戰爭以來,大英帝國再次攜手盟友,在這場大戰中忍受無數眼淚與犧牲後奪得勝利。整個帝國無論貧富貴賤、無論男女老幼,都在為此歡呼雀躍。
在倫敦的皮卡迪利、特拉法加廣場等地,頌揚勝利的歌聲此起彼伏,家中有親人在前線的人們,終於露出了安心的笑容。
“比利時萬歲!榮耀歸於我們陛下!”
“哈哈,看看這群青蛙佬的下場!”
“今天啤酒免費!免費!”
比利時人也不例外。
布魯塞爾的市民舉起酒杯,為打敗侵略祖國的法國人而歡呼,喝得痛快。
“我們贏了!我們贏了!”
“哦,你可曾看見,在這曙光初照的清晨,那在激戰中守護的城牆上,那片寬廣的條紋和閃亮的星辰,依舊自豪地飄揚?”
“勝利紀念焚燒人偶半價大促銷!克列孟梭、龐加萊、貝當都有!”
與戰爭初期那股狂熱不同,在經曆了法蘭西流感的肆虐,以及每日送來的陣亡通知單後,原本因悲傷而陰沉的美國人臉上,終於也重新綻放出了燦爛的笑容。
伍德羅·威爾遜那一路下滑的支持率也開始回升,擔心兩年後連任失敗的民主黨人笑逐顏開,而共和黨人隻能無奈歎息。
“終於結束了。”
“歐洲總算也能迎來和平了吧。”
與此同時,奧匈帝國、葡萄牙、民國等協約國的其他成員也收到了停戰的消息,不過因為他們與法國的戰爭關聯不深,所以雖然高興,但比起其他國家,反應相對平靜。
畢竟對他們來說,戰爭實際上早就結束了,這樣的反應也是理所當然。
“號外!號外!法國投降了!世界大戰終於結束了!大日本帝國勝利了!”
“喬侯爵率領的德意誌軍,加上英吉利、美利堅、日本相繼出擊,嚇得法蘭西落荒而逃啦!”
當然,常理行不通的日本,反應自然不同。
由於占領了遠東地區外東北中的濱海邊疆區和印度支那,又狂嗑了民族自豪感的猛藥,日本人比起歐洲列強,甚至在某種意義上比他們還要瘋狂地慶祝停戰。
甚至由於這場戰爭比原本曆史上提前結束,東京流行的《東京小調》也被提前四年改編成了奇怪的勝利之歌順便一提,漢斯對此還一無所知)。
可見,人們早已對這場持續一年多、吞噬了無數家庭和友人的世界大戰感到了徹底的厭倦。
如今,這個像無底深淵般吞噬了一切的戰爭終於以勝利落幕,人們高舉雙手高呼萬歲,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
“青蛙佬投降了!青蛙佬投降了!”
“終於結束了,媽的!”
“我們終於能回家了!真的能回去了!”
不過,與後方的歡呼聲相比,那些終於從地獄般的塹壕戰場脫離出來的聯軍士兵們臉上的表情,才是真正的無與倫比。
......
“迪特裡希叔叔,我們贏了!真的贏了!”
“是啊,沃爾夫!你已經說了上百遍了!”
迪特裡希一邊把像隻小狗似的黏在自己身上的沃爾夫推開,一邊苦笑著說道,臉上的神情讓人分不清是在哭還是在笑。
但無論如何,他的臉上滿是壓抑不住的喜悅。
該死的戰爭,終於結束了。
終於能回到妻子和孩子們等待著的柏林了。
支撐迪特裡希在東線的森林與平原、在西線的惡臭戰壕與泥濘中熬過無數日夜的唯一信念,如今終於實現了。
“總之,不管怎麼說,你我都算是運氣不錯了。還能完整無缺地回家。”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前線的日常,是無數斷臂斷腿的傷兵被抬往後方的日常。
更彆提那些半邊臉被炸飛,或是被毒氣嚴重侵蝕,皮膚如爛泥般脫落,生不如死的人了。相比之下,能幾乎毫發無損地回到親人身邊的迪特裡希和沃爾夫,的確是極為幸運。
“萊托·福爾貝克中將,這段時間辛苦你了。”
“感謝您的關照,馬肯森將軍。”
“哈哈,不必太拘謹。回到柏林後,你也該掛上上將的徽章了。”
對於戰爭的終結,歡喜的不隻是士兵,連指揮他們的將軍們也同樣欣喜若狂。
當然,在他們腦海中更多盤算的,是戰後自己的地位將如何變化。
尤其是像萊托·福爾貝克、馬肯森麾下的塞克特那樣年輕而有才乾的將領,已經被外界議論著,將會填補那些被肅清的容克貴族、以及像馬肯森這樣年事已高、準備光榮退役的元老留下的空缺了。
自然,這樣的風頭也引來了不少嫉妒和羨慕的目光,更有無數人想要攀附這上升的權力階梯。
“塞克特參謀長,到了柏林參謀本部後,可彆忘了我啊!”
“知道了,離我遠點,曼施坦因上尉。”
曼施坦因,一個一直跟隨馬肯森在東線、意大利戰線,乃至西線屢立戰功的人物。
而以他能力與戰功,本該前途無量,但由於大清洗之後關於容克出身軍官升遷受限的傳言,導致他在軍中地位一度顯得微妙。
不過,這種說法純屬謠言,更多是容克軍官自我焦慮的表現。
畢竟,如今軍部的實際掌權者,比如法金漢、魯登道夫,乃至未來注定掌握軍界重權的萊托·福爾貝克、塞克特,不也全是容克出身嗎?
政府討厭的是容克們的肆意妄為,而不是所有有才能的容克。
更何況,接下來的德意誌帝國,將會百廢待興,急需大量真正的人才,根本沒空去計較出身與背景。
“......戰爭終於結束了啊。”
“是啊,這段時間您辛苦了,莫德爾中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