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那些奉命而戰、曆經艱辛歸來的美軍士兵來說,這樣的場麵無疑令人心寒。
“操,這到底算什麼狗屁玩意?既然要我們這麼灰頭土臉地回來,那還搞什麼遊行?”
巴頓粗魯的抱怨聲讓一眾軍官與士兵頻頻點頭。即使不想承認,心裡也都清楚他的感受。所有人都忍不住將不滿的目光投向站在高台上俯視他們的那些政客。
這一切,都是因為威爾遜。
正是因為威爾遜的一係列醜聞和胡來,美軍遠征軍也被連帶潑上了臟水。
如今的美國人已經開始認為,這場戰爭本身就是威爾遜出於一己私欲而發動的甚至還有人嚴肅地討論,莫裡塔尼亞號的沉沒是不是威爾遜自導自演的陰謀)。在這種輿論浪潮中,美軍遠征軍自然也難逃指責。
若是政府還能像樣地運轉也還罷了,但眾所周知,威爾遜在辭職之前幾乎成了半個廢人,結果總統職權隻能由托馬斯·r·馬歇爾暫代,而馬歇爾自己都已經自顧不暇。
美軍遠征軍如今在國民眼中成了被威爾遜利用的可憐蟲,是一群被戰爭拖累、讓人隻想儘快遺忘的存在。
而那些為了讓美國贏得這場大戰、為了守護美國所信奉的自由價值而付出巨大犧牲的士兵,如今卻成了毫無存在感的影子,自然令人心灰意冷。
“哈......這就是我在戰壕裡拚命搏殺的代價嗎?”
比任何人都更痛恨威爾遜的麥克阿瑟,此刻也難掩滿臉的失望與憤怒。
實際上,美國在這場戰爭中並未真正遭受損失。
儘管因為威爾遜而名譽受損,但借助戰爭物資的銷售與債券的發行,美國卻獲得了巨大的經濟利益,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繁榮。
也正是憑借這份基礎,美國終於得以躋身此前僅屬於歐洲列強的行列。
可為何,我們卻絲毫感受不到這份榮耀?
為何那些大腹便便的政客與資本家笑逐顏開,而真正締造這一切的軍人卻連笑容都無法擠出來?
難道,就像所有人說的那樣,這一切都是因為威爾遜嗎?
“不,不是的。”
這不僅僅是一個威爾遜就能背鍋了事的問題。
即便沒有威爾遜,依舊是軍人出力流血,政客與財閥坐收甜果,最終的結果不會有任何不同。
結論隻有一個。
這個國家,美國,出了問題。
“可就算說出口,也隻會被冷漠以對吧。”
無論是芬斯頓、潘興,還是經常在總部與他對立的馬歇爾,甚至是那個腦袋一根筋的巴頓,他們都不會理解他。
隻有他,麥克阿瑟,才會有這樣的想法。
“既然如此,那就隻能登上更高的位置。”
去到一個不需要向任何人解釋、不需要得到任何人認可的地方。
然後,在未來,親手改變這個國家。
麥克阿瑟如此下定決心,緊緊握住了拳頭。
......
“看起來唐寧街和白宮那邊有些混亂呢,加藤先生。”
“是啊,而換句話說說,這也意味著是我們大日本帝國的機會,首相閣下。”
與此同時,在太平洋彼岸的日本,也正因戰時特需而迎來經濟繁榮的巔峰期,帝國擴張的陰謀正在悄然醞釀。
這場陰謀的主謀,正是當時的大日本帝國內閣總理大臣、在大戰期間執掌政權的大隈重信,以及外務大臣加藤高明。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眾所周知,在柏林和會中,日本本想將整個印度支那據為己有,但在英國和美國的牽製下,最終隻得滿足於完全占領如今的越南地區。
而當初阻撓日本的英美兩國,如今卻各自焦頭爛額。
英國因其殖民統治所累,印度等地紛紛爆發不可忽視的動蕩和騷亂。
美國則是在威爾遜總統闖下大禍、半身不遂之後,連帶整個白宮也如同癱瘓一般,陷入混亂。
“我們絕不能錯過這天賜良機,首相閣下。雖然無法推翻柏林和會與桑蘇西條約的既定成果,但至少該在彆的地方補償回來,不是嗎?”
“我也讚同,不過是在哪個方向?若是指沿海邊疆區的話,絕對不行。”
那地方是德意誌帝國的喬侯爵,不,現在是公爵了,為了牽製蘇維埃俄國而著重布局的戰略要地,若貿然插手,後果不堪設想。
當然,對於並不願放棄沿海邊疆區的陸軍來說,這無異於是個沉痛的消息,但說實話,大隈根本不在乎。
畢竟他與曾是陸軍實權人物的山縣有朋向來水火不容,至今都與陸軍派係格格不入。
“嗬嗬,不必擔心。我說的並不是沿海邊疆區,而是——”
......
......
在此次柏林和會中,日本......懂得都懂......
“所以加藤先生的意思,是趁此機會......”
加藤如同給出標準答案般點了點頭。
既然是協商嘛,怎麼協商,跟誰協商,那就有說法了。
更何況,要是放任不管,對日本來說也並非什麼好事。
......
“當然,我也清楚,這在很多方麵都潛藏著極大的風險。”
畢竟,日本在大戰時期好歹也是站在協約國陣線。
可現在戰爭才剛結束多久,日本就要這樣?
這種行為不僅會引起日本國內的反對,也必然會招致國際社會的反彈。
“但現在最有可能跳出來阻止我們的英國和美國,注意力都不在這兒。為了大日本帝國的未來,我們絕不能錯失良機!”
“我也同意。......我們絕不能放棄。海軍那邊應該也會樂見其成。”
隨著大隈的讚許,加藤的臉上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事實上,大隈重信無論在公私層麵都極為親英,甚至不顧英國撤回參戰請求,依舊半推半就地讓日本參與大戰,其外交風格之強硬、擴張傾向之鮮明,從這一點便可見一斑。
“加藤先生,去擬定一份詳細的行動計劃吧。等朝鮮與安南的合並完成後,立刻開始行動。”
“是,首相閣下。”
加藤對著大隈首相深深鞠了一躬,幾乎成九十度角。
必須在英美回過神來之前儘快出手。
隻要沒有他們從中作梗,日本或許還真有可能成功。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