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15年6月21日,漢斯與內閣諸位大臣久違地齊聚國家總理府。
這是自貝特曼·霍爾維格就任帝國總理以來首次召開的內閣會議。
內閣的人事變動不僅僅是總理的更替。
雖然像漢斯和財政大臣庫恩這樣留任的官員也有不少,但部分部長職位已經換上了新的麵孔。
“內閣會議的氛圍,果然和參謀總部大不相同啊。”
取代退休的毛奇成為新任戰爭大臣的法金漢,正是新麵孔中的一人。
若說在原本的曆史中,他是先任戰爭大臣、後任總參謀長,那如今正好順序調轉,先是總參謀長,後是戰爭大臣。
此外,貝特曼·霍爾維格升任總理後,副總理兼內務大臣的新任人選也隨之出爐。
“施特雷澤曼部長,初次參加內閣會議,感覺如何?”
“雖然還有些生疏,但我會儘快適應的。”
那是熟人,古斯塔夫·施特雷澤曼gustavstreseann)。
他是魏瑪共和國時期的重要人物,雖因政治立場而飽受爭議,但與希兒、裡賓特洛甫等後繼者不同,這位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確實曾為歐洲的穩定與和平付出過努力。
改善與法國的關係、促成協約軍撤出魯爾地區的《洛迦諾條約》、以及本被協約國拒絕的德國加入國聯一事,皆為其功績。
儘管如此,施特雷澤曼依然沒能阻止納粹和希兒的崛起,最終因健康惡化而英年早逝,可謂是那個充滿矛盾與混亂的魏瑪共和國的象征性政治人物。
順帶一提,貝特曼·霍爾維格還曾試圖延攬曾因“清洗容克”而結緣的阿登納,可對方表示將參加科隆市長選舉,婉拒了邀約。
說到底,阿登納在擔任容克狙擊手期間也得罪了不少人,樹敵頗多。
在此種局勢下,暫且低調行事,鞏固政治根基或許更為穩妥。
“對了,聽說外交部長要搬家了?”
“是啊,畢竟不能一直寄住在嶽父家裡不是?”
雖然威廉二世與奧古斯塔皇後頗為依依不舍,但女兒弗裡德裡克正在一天天長大,更重要的是,某人的努力不負辛勞,路易絲終於懷上了二胎。
所以,他也不能總是賴在嶽父家了。
堂堂公爵寄人籬下,實在是太丟人了。
漢斯即將搬去的是婚前就有意作為新居的申豪森宮美麗堡)。
當然,他名下還擁有腓特烈霍夫堡,但那裡實在離柏林太遠了。
腓特烈霍夫漢斯打算等退休後再搬過去,現在就當彆墅用。
“那麼,會議開始吧。”
就在某人在腦海中勾勒著遙遠的退休生活時,總理貝特曼·霍爾維格開口了。
“大家都知道,當前內閣的目標,是處理戰後事宜與推動帝國改革。”
終於,是時候將那些一直寫在計劃書上的藍圖付諸實施了。
“我認為眼下最緊要之事,是削減在大戰期間不斷膨脹的軍費開支,進行裁軍。我們還有土地改革、選舉改革等一係列任務,這些都需要大量資金。”
“完全同意,總理閣下。”
財政大臣庫恩早就等著這刻,迫不及待地附和道。
裁軍一旦啟動,軍方難免會有怨言,但眼下容克階層已被徹底打壓,那些聲音再大也翻不起什麼風浪。
“況且,占著位子不乾事的老古董將星們也撐不住這個時代的節奏,正一個個退場呢。”
比如馮·馬肯森元帥、馮·艾希霍恩元帥等軍界元老都已退休。
而其他年老無能的“屎將星”也沒有理由再留著。
接下來,真正該扛起德軍大旗的,是如魯登道夫、塞克特、萊托沃福貝克這樣年輕又有才乾的人。
“再之後接班的也有曼施坦因、古德裡安、莫德爾等人,在人才儲備上完全不必擔心。”
總之,如此龐大的軍隊根本無法長期維持,裁軍已是勢在必行,而正因為如此,圍繞裁軍的討論也愈加熱烈起來。
“首先,我們必須大幅削減冗餘的陸軍兵力。”
“沒錯,還有陸軍新式武器的研發預算,也應削減。”
“法金漢部長,不知你對此有何見解?”
“戰爭部也承認裁軍的必要性,不過我認為必須將由此帶來的軍隊發展滯後影響降到最低。”
“我也讚同謹慎處理。我們之所以能在戰爭中勝出,部分正是得益於優於敵軍的武器與戰術。因此,為了保持領先,發展不能停。”
“嗯,我也讚同外交部長的看法。從這個角度來說,海軍的新型戰艦......”
“提爾皮茨將軍,請彆再耍花樣了,這段時間還是收斂些吧。軍艦數量已經遠遠超過所需了。”
“唔......”
戰事已歇,提爾皮茨已無法再像過去那樣固守海軍戰略,他被貝特曼·霍爾維格毫不留情的一句話噎得說不出話來。
說起來,雖不知這次是否仍會在華盛頓舉行,但為遏製軍艦建造熱潮,海軍裁軍條約遲早也會出台,得提前有所準備。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特彆是所謂的“條約型戰艦”,為符合條約標準,不論性能還是平衡性都存在不小問題,這些也得及早商議應對方案。
“不過,在那之前,得先讓提爾皮茨接受海軍裁軍這件事才行啊。”
更彆說和他狼狽為奸的我們那親愛的嶽父了。
唉,光是想想就覺得腦殼發脹。
“那麼,為了壓縮國家財政支出與行政消耗,建議將現有的四個戰爭部統一為一。畢竟除了普魯士戰爭部外,其餘三個已經名存實亡。”
庫恩大臣提出的建議,引來其他部長紛紛點頭稱是。
畢竟,無論是原本就規模不大的符騰堡王國軍與薩克森王國軍,還是相對龐大的巴伐利亞王國軍,在戰爭中都已逐步喪失獨立性,如今再冠以“巴伐利亞”之名也無多大意義。
就拿巴伐利亞王國軍的德國第六軍團來說,國境戰役初期尚為純巴伐利亞部隊,但隨著戰事推進,增援與編製不斷更替,士兵來自德國各地,已與普通野戰軍無異。
現在的巴伐利亞王國軍,實際上已經不能算是巴伐利亞的軍隊了,隻是單純的德意誌帝國軍隊,巴伐利亞戰爭部也同樣如此。
“所以,趁這個機會,將已經沒有區分意義的四個戰爭部合並為一個吧。為了接下來的改革,我們也該削減這些無謂的預算浪費,不是嗎?”
“我也覺得這是個不錯的主意。作為統一諸侯國的第一步,也非常合適。”
由於大戰之後戰爭部的職能早已名存實亡,諸侯國們對此恐怕也沒有太多反對的餘地。
當然,光靠這一點自然不可能實現完全的統一,道路依然遙遠漫長。但若能從這些小事一步步著手,總有一天能抵達目的地。
“法金漢大臣,你有什麼反對意見嗎?”
“沒有。我也一直認為,合並戰爭部是早就該做的事情。”
“很好。那麼關於此事,之後再進行更詳細的討論吧。”
在為了籌措資金而兩眼放光的庫恩大臣之後,重視效率的法金漢也表示讚同,使得總理貝特曼·霍爾維格滿意地微笑著點了點頭。
“那麼,接下來的議題是......”
咚咚——
“總理閣下,抱歉打擾了。”
正當關於裁軍的第一輪討論即將告一段落時,總理的一位隨行秘書帶著急促的神情敲門走進了會議室。
他身旁還站著漢斯新任命的秘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