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大家想想,為何我們介入阿拉伯的事情會暴露。”
在沉默中,第一個開口的,正是造成這片沉默的罪魁禍首,梅隆。
“我們的石油公司早就對中東蘊藏著無限潛力的石油垂涎欲滴了。他們的執念之深,連我都感到不寒而栗!”
標準石油曾因反壟斷法遭遇重錘、被強製拆分,但美國石油公司的勢力仍未見衰。相反,隨著技術的進步,內燃機時代全麵開啟,他們的勢力比以往任何時候都更加龐大。
至於在美國石油界依然擁有強大影響力的洛克菲勒家族,那更是毋庸置疑的存在。
眼下在所謂“九姐妹”原曆史中的“七姐妹”)的九大石油巨頭中,除了英國的皇家荷蘭殼牌與英波石油公司即今天的bp),以及德意誌帝國的國有企業德國石油公社和私營企業rereic)之外,剩下的五家,皆為美國石油公司。
更重要的是,其中三家依舊是洛克菲勒家族持有股份的前標準石油係子公司。
西奧多·羅斯福當年借反壟斷法拆分標準石油,卻反而讓洛克菲勒變得更加富有,這不得不說是一種諷刺。
“從標準石油的核心繼承者澤西標準jerseystandard,今日的埃克森)開始,到它的‘兄弟公司’索科尼sony,即今日的美孚)、索卡爾soca,即今日的雪佛龍)、德士古texa)、海灣石油gufoi),五大巨頭至今都在代替政府支持著沙特家族。”
美國的石油公司早在不久之前就意識到,阿拉伯沙漠下沉睡著無儘的黑色黃金,並開始比政府更為積極地支援沙特家族與阿拉伯人。
正因為如此,沙特家族與奧斯曼帝國的矛盾愈發激化,石油公司的貪欲也隨之膨脹,最終導致了今日的局勢。某種意義上,美國政府為了避免自己過於顯眼,選擇了民間主導的介入方式,反倒釀成了苦果。
“如果我們從阿拉伯撤手,那些石油公司,還有背後的洛克菲勒家族,會乖乖袖手旁觀嗎?他們可是會為石油毫不猶豫地將森林夷為平地,甚至不惜踐踏人命的美元化身啊。”
“唔......”
——絕無可能。
此刻再度陷入沉思的胡佛臉上的神情,就是最好的證明。
對胡佛而言,與德國的摩擦是個大問題,但若要與在國內經濟中擁有壓倒性影響力的石油公司,特彆是洛克菲勒家族翻臉,那更是他絕對不願麵對的噩夢。
可世間哪有一口氣能得儘所有的好事。
他必須做出抉擇。
是接受德國的警告,從阿拉伯撤軍,卻因此與石油公司決裂?
還是不從阿拉伯撤退,冒著與德國發生嚴重外交摩擦的風險?
“......”
身處這個無論選哪邊都要挨罵的位置,胡佛根本無法輕易做出選擇。
“我們來妥協吧。”
許久沉思後,胡佛終於開口。
“就阿拉伯撤軍一事與德國展開談判,哪怕隻是一小部分,也要設法分一杯中東石油的羹。”
“什麼?閣下,德國怎麼可能接受!”
“這還不簡單?付出點代價不就行了?”
簡單來說,他打算用美國最擅長的手段,金錢,來擺平一切。
然而赫爾利的表情仍舊充滿不安。
中東石油,是德國長年累月精心經營的利益所在。
赫爾利完全無法想象漢斯·馮·喬會為了幾個美元就眼睜睜地看著美國插手他們的心血結晶。
“赫爾利部長,立刻準備發電報給霍頓大使。”
但胡佛既不想得罪德意誌帝國,也不想與石油公司撕破臉,他早已下定決心強行推進這項誰都不滿意的妥協方案。
“......是,閣下。”
到頭來,赫爾利能做的,隻有點頭應命。
......
“請再說一遍,副總理閣下。對於我們的警告,胡佛到底說了些什麼胡話?”
“他說,支持沙特家族和乾涉阿拉伯事務完全是美國石油企業的單方麵行為,和美國政府的意誌無關。不過由於利雅得酋長國及整個阿拉伯半島內陸地區長期以來未受到奧斯曼帝國的實際控製,所以對於‘美國是否侵犯奧斯曼帝國主權’一事,仍有討論的空間。”
“......”
“因此,美國政府認為,美方企業支持阿拉伯人的‘自治運動’在某種程度上是有正當性的。當然,美國也提議儘快召開談判,以尊重德意誌帝國在中東的角色,並和平解決此事。”
話音剛落,會議室頓時陷入一片沉寂。
“我開始懷疑胡佛是不是瘋了。”
最後打破沉默的,是阿登納。他的表情活像是親耳聽見了什麼天大的荒唐話。
這也難怪。
這番話簡直就是胡言亂語的巔峰。
說到底,那群家夥憑什麼對他們說“談判”?
所謂談判,無非是舍不得空手退出阿拉伯,想要點甜頭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而這所謂的“甜頭”,不用想也知道,是想和德國分一杯阿拉伯的石油羹。
“這簡直就是賊人跟屋主說——‘我本來也不想偷你錢包,但我確實有難處,能不能分我點錢’。”
該死,越說越覺得荒唐至極。
胡佛那顆腦袋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副總理閣下,你怎麼看待美國的回應?”
“我認為,毫無斟酌價值。”
“果然如此。”
明明早該在德國好聲好氣的時候收手。
不過既然美國擺出這副嘴臉,那他們也無須再忍讓。
現在,這已經不是政策問題,而是攸關德意誌帝國尊嚴的大事了。
“不過,暫時接受美國的邀請還是有必要的。我們不能把對話的大門徹底關死。”
“那麼,為了在談判桌外爭取優勢,我們必須先行對美國施壓。”
“完全正確,總理閣下。”
“很好。那麼現在就來談談,如何懲治這群毫無羞恥心的小賊吧。”
“嗯,第一方案是:我們派遣軍隊前往阿拉伯,親自處理沙特家族及阿拉伯人。”
這是魯登道夫和軍部那些家夥洋洋得意提出的方案。
簡單來說,就是展示德國的強硬姿態,同時徹底阻止美國在阿拉伯采取的任何行動。
“否決。”
阿登納毫不猶豫地否定了這一提議,眼皮連動都沒動一下。
這是理所當然的反應。
雖然清除問題源頭是正確的方向,但所需的時間與資源才是最大的問題。
連奧斯曼軍隊都束手無策的阿拉伯遊牧民,麵對熟悉沙漠地形的他們,德國這種水土不服的外人,又能怎樣?
這無異於把金錢、時間和人力,統統扔進沙漠當垃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