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特裡先生!請回答!”
就在這時,一顆繼石油危機之後、甚至比石油危機更為猛烈的重磅炸彈突然爆炸了。
不過,這次爆炸的地方,不在美國。
而是隻要世界上哪裡出點亂子,就總少不了摻一腳的英國。
英國知名投資人克拉倫斯·查爾斯·哈特裡carenceceshatry)因詐騙與偽造股票罪被警方逮捕。
諷刺的是,這一切的起因,居然還是石油危機。
哈特裡押注油價會繼續下跌,因而做空與石油相關的股票。但眾所周知,在洛克菲勒的乾預下,石油危機很快平息,原油價格也迅速回升並恢複正常。
也就是說,賭石油危機會持久的哈特裡,徹底賭輸了。
最後,為了填補巨額虧空,他鋌而走險在股市上動了手腳,結果敗露。也因此,那原本可能要幾年後才會浮出水麵的詐騙醜聞,就這麼提前被揭穿了。
更糟的是,哈特裡早因奢靡無度、過分炫耀而名聲不佳,這樁醜聞的曝光便引發了連鎖反應,對英國經濟也造成了嚴重衝擊。
“丘吉爾財政大臣,大事不好了!倫敦股市——倫敦股市暴跌了!”
“哈特裡你這該死的狗雜種!!”
隨著這堪稱1920年代“伯納德·麥道夫adoff)”的哈特裡垮台,其掌控影響力甚巨的倫敦股市也開始迅速崩盤。
對漢斯與沙赫特而言,這又無異於一次吐血三升,而對本就經濟疲弱的英國來說,更是頭皮發麻的打擊。
但對他們來說,更不幸的是,倫敦股市的暴跌,僅僅隻是序章。
在一片焦躁不安中,新的一年悄然來臨,而真正的災難之日,終於到來。
......
1927年1月24日,星期一上午九點三十分。
這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依舊如往常般準時開市,無數投資者與金融人潮水般湧入交易大廳。
但投資者們的臉色卻一點也不好看。
這是因為,在股市依然像過山車般上下劇烈波動的當下,倫敦證券交易所上個月爆發了一場大暴跌。
“聽說是因為哈特裡因詐騙罪被逮捕,引發了這場動蕩。”
“那個暴發戶混賬,早就知道他遲早要闖禍。”
“總之,最近還是彆碰海外投資了。”
受此影響,早已瀕臨泡沫破裂邊緣、危機四伏的美國股市也刮起了陣陣寒風。
當天到場的大多數投資者,都在擔心手裡的股票繼續貶值,紛紛湧向市場拋售。
仿佛為了印證這場恐慌,開市鐘聲一響起,股價便應聲暴跌11,賣盤人數也持續上升。
交易量之大,已讓投資者幾乎難以分辨到底誰在賣、又賣出了多少。
“我是不是也該賣掉?”
“我打算再等等。反正就算暴跌也很快會反彈吧,現在這價格賣掉太虧了。”
股價不斷下滑,但美國人仍舊無法丟掉那種盲目的樂觀。
“總統閣下,聽說股市還在跌......我們不會也像英國那樣大崩盤吧?”
“英國是因為總罷工、還有哈特裡事件,負麵消息太多。而我們美國經濟根基穩健。再說,就算暴跌了,那隻‘看不見的手’自然會出麵解決,一切都會沒事的。”
白宮的態度也與民間如出一轍。
哪怕股市真崩了,也沒人懷疑那隻“看不見的手”會再次出麵維穩,就像過去那樣,不需要政府乾預,一切都會自動修複。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正是在這種“自由放任主義”的迷信之中,美國政府一次又一次錯過了出手乾預的時機。時間就這樣不斷流逝,到了星期二、再到星期三,紐約股市的暴跌卻沒有絲毫止步的跡象。
“怎麼還沒止跌?”
“該死,這不對勁吧?再這樣下去就要被強平了!”
至此,就連一開始還能保持樂觀的美國人,臉色也變得慘白。
“看不見的手”不知所蹤,市場卻絲毫沒有恢複的跡象,股價與道瓊斯指數失去支撐,一路墜入深淵。
“買入!快買進股票!”
“無論如何也要阻止這場暴跌!”
而那些對金錢嗅覺最敏銳、最早察覺到這場危機的華爾街銀行家與經紀人開始聯手出擊,試圖阻止局勢進一步惡化。
他們模仿1907年經濟恐慌中jp摩根的手法,試圖以高於市價的價格大量購入優質股票,如美鋼公司等,來穩定市場。
“啊啊啊啊──!!”
“我的股票!我的利~~潤!!!”
“快!快把我的股票賣出去!求你們了───!!!”
但局勢早已脫韁,無法控製。
到了1927年1月27日,星期四,道瓊斯指數暴跌38.33點,創下史無前例的單日跌幅,收於260.64點。arginca)卻無力應對的投資者,眼睜睜看著自己的資金被徹底吞噬,拚命想從這已然化作煉獄的市場中逃出生天。
此時,華爾街的金融人終於明白了。
想要阻止這場大崩盤......已經太晚了。
美利堅的金融核心,華爾街,正迎來它的末日。
然後,曆史性的1927年1月28日——
“哈......哈哈......”
“不,不要啊啊啊啊啊啊!!!”
這一天,紐約證券交易所全天成交量高達1640萬股。
這項紀錄整整四十年無人能破。
與此同時,注定將被記入金融史最黑暗篇章的“黑色星期五”悄然降臨。
道瓊斯指數不但沒有反彈,反而再次暴跌30.57點,跌至230.07點。短短一天之間,約140億美元瞬間蒸發,數千名投資者被強製清算、破產。
當天,僅在華爾街就有十餘人跳樓自儘。
即使是洛克菲勒家族這樣的巨頭緊急進場抄底,希望能挽回市場信心,但一切為時已晚。
這一切隻代表一個事實:
美國股市,崩潰了。
美國經濟,也崩潰了。
“上帝啊......”
“我們完了......”
在繁榮如狂潮般席卷、全民沉醉於紙醉金迷的“咆哮的二十年代”中,平靜與希望一同死去。
人類,迎來了新的紀元——混亂不堪的大蕭條時代。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