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社會黨和弗朗索瓦·德·拉羅克才是終結法國混亂、讓祖國重新偉大起來的唯一道路!”
“請投國家社會黨一票!”
“拉羅克萬歲!祖國萬歲!”
1930年那個夏天的巴黎,比往年都更加熾熱。
原因無他,年底即將舉行國民議會選舉。
而這場大選,關係到法國的命運,乃至第三共和國的存亡。
因此,一向以火藥味濃烈著稱的法國政壇,如今更是如全球變暖下的北極般熾烈灼人,甚至到了能把北極熊烤焦的程度也不為過。
“拉羅克就是未來!唯有拉羅克,才能讓法國重回榮耀!”
在大蕭條引發的混亂之中,國家社會黨穩紮穩打地擴張勢力,終於一躍成為議會第一大黨的有力候選,支持者們每日上街遊行,高呼拉羅克之名,儼然如狂熱信徒般四處奔走呼號。
“兄弟們,奪回法國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那個軟弱無能的共和國即將迎來終結。
國家社會黨的偉大領袖、將改寫法國命運的“超人”拉羅克,他許諾的第一個勝利,如今正近在咫尺。
沒有哪個國家社會黨成員會對這一刻不為之瘋狂,這股熱情也傳染到了那些在大蕭條與無能政府雙重打擊下筋疲力儘的巴黎市民心中,使國家社會黨的勝勢愈發穩固。
“不能讓拉羅克就這樣踏入愛麗舍宮!一旦拉羅克和法西斯攻占愛麗舍宮,法國第三共和國將在那一天就此終結!”
然而,並非所有法國人都支持拉羅克。
依舊有一部分人誓要守護共和國,為了阻止拉羅克的勝利、阻止他帶來的毀滅,他們正不分左右陣營地聚在一起,殫精竭慮地思索對策。
“能從保守派那邊爭取到的,就隻有這些人了嗎?”
“遺憾的是......的確如此。”
麵對人民陣線領袖達拉第的追問,法國第三共和國實質上的最後一任總理、倒黴版丘吉爾保羅·雷諾,以及曾在正史上加入抵抗組織的保守派政治家喬治·曼德爾geesande)一同歎息作答。
“就連我們民主共和聯盟,也幾乎全體選擇袖手旁觀,甚至支持國家社會黨,除了我和少數幾名議員之外,幾乎沒人願意與我們合作。”
“我這邊也差不多。我說阻止極權、守護民主比向德國複仇更重要,他們竟然反咬我,說我寧願守著猶太人的祖先,也不願守護法國。”
“哼......”
出身猶太名門羅斯柴爾德的曼德爾曼德爾隻是個用來掩飾身份的假名)話音未落,一旁的萊昂·布魯姆便苦笑出聲。
雖是社會主義者,但他同樣是猶太人,因此曼德爾所受的委屈,他無法當作旁人的遭遇。
“照這樣下去,不久的將來,德雷福斯事件恐怕會在法國所有猶太人身上重演。”
“何止是猶太人。”
會議上唯一的軍人甘末林皺起眉頭說道。
“拉羅克早就公開鼓吹廢除《桑蘇西條約》,還放話要重整軍備。一旦他真的將這些付諸實踐,那一天起,第二次世界大戰就將爆發。”
這是在座眾人都不願麵對的結局。
“......不管怎樣,都必須阻止拉羅克,必須阻止那些瘋狂的法西斯。”
聽到達拉第的話,一向主張和平主義的布魯姆、對納粹深惡痛絕的雷諾、乃至出身克列孟梭親信集團的曼德爾,全都默默點頭。
這已不僅是理念之爭,也不僅是對德態度的問題。
為了守護法國、守護共和國、守護民主製度——此刻唯有團結一致,對抗軍國主義與極權主義。
“所以,還請大家再多儘一份力。甘末林將軍,也請您儘量阻止軍中出現拉羅克的支持勢力。”
“我會儘力......但還是彆抱太大希望吧。海軍早就落入達爾朗之手,陸軍內部也已經充滿了拉羅克的支持者。”
更何況,如今在法國軍界威望最高的貝當已然歸國。
結果便是,作為唯一一位公開效忠共和國的高級將領,甘末林的立場日益艱難,而拉羅克與國家社會黨的影響力則日益如洪水般高漲。
“越是這種時候,政府越應該站穩腳跟才對......”
“米勒蘭總統、賴伐爾勞動部長等政府高官都在儘力了。”
當然,說是儘力,實則收效甚微。
“現在不是相互指責的時候,而是該相互信任的時候。”
況且,最近還有一股來自某個不明身份之人的資助。
雖然這資助的來源,在場每一個人心裡都明白,但沒有任何一個人敢隨意開口。
因為比起自尊,這件事一旦傳出去,毫無任何好處。
“......各位,請再堅持一下。哪怕是為了共和國。”
也是為了法國本身。
......
“你把我的禮物好好地轉交給我們那些法國朋友了嗎?”
“是,雖然他們一臉猶豫的樣子,但並沒有拒絕。”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是嗎。”
——可以理解。
他們大概也不願意接受這邊的援助,但為了守護他們苦心經營的共和國,就算是敵人之物,他們也沒有拒絕的餘地。
至少,比那窩囊的法國政府要強多了。
漢斯拚了命地試圖拖住拉羅克的後腿,結果法國政府倒像是腦子進水了一樣,和左翼聯盟不同,甚至連和他們沾邊都不願意,劃清了界限。
“政府這副德行,吃六周的敗仗也是活該。”
當然,在原本的曆史裡,不隻是政府,法國的軍隊也已經爛透了。
漢斯歎了口氣,看著一群機師圍著新機,一邊用錘子敲敲打打,一邊扭緊螺栓,熱火朝天地在進行製造。
這是“阿德勒”戰鬥機之父福克在萊特兄弟退居幕後之後,成為新任經營者、並將公司改名為“萊特福克”後,正在主導開發的戰鬥機原型機,由航空工程師威廉·梅塞施密特iesserschitt)親自主持。
順帶一提,光聽名字就知道,威廉·梅塞施密特正是那位創立了著名“梅塞施密特公司”的人物,是二戰時德國空軍主力戰機bf109與bf110的設計者。
“喲,總理閣下,不是說很忙嗎,怎麼來了這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