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暹羅人民熱烈歡迎作為亞洲解放先鋒的日本帝國!”
“多謝了,鑾披汶·頌堪總理。”
果然,正如同盟國所擔憂的那樣,暹羅今泰國)在日本的要求下,乖乖為其打開了通往緬甸與馬來亞的道路。
暹羅首相鑾披汶·頌堪是親日派,本身就對日本俯首帖耳。
不過與首相不同,大多數泰國人並不願讓出家園,他們明白這哪是什麼“借道”,分明就是日本人要把暹羅據為己有。
許多民眾奮起抵抗,但寡不敵眾。不到半天時間,泰國便舉白旗投降,而頌堪卻笑著在停戰條約上簽下了名字。
“山下司令官!全軍攻擊準備完畢!”
“好,立刻傳令!”
“是,全軍,向馬來亞進軍!以最快速度奪下整個半島,然後直取新加坡!”
“哈!”
接下來的一切已無懸念。
泰國投降後不久,日本陸軍名將、時人稱“馬來之虎”的山下奉文親自率軍揮師南下。
山下在此時的政治地位甚至比原本曆史上更穩固,因為昭和十一年1936年)未曾發生“二·二六事件”,軍內清洗未至,他得以全力指揮這場攻勢。大軍如潮水般湧向英屬馬來亞。
“珀西瓦爾司令!日本軍正自半島南下!”
“日軍航空隊正轟炸我們的機場!”
“想儘辦法攔住他們!若連航空兵力都失去,接下來更無力支撐!”
英軍總司令亞瑟·珀西瓦爾的麵色灰敗,幾近死人。
在原本的曆史中,他就是被山下奉文打得一敗塗地,在新加坡蒙受英軍有史以來最屈辱的投降。
“果然如預料般艱難啊......”
而造成這種狀況的根源在於戰力差距。
眼下,珀西瓦爾的部隊甚至連一輛坦克都沒有。
英國當局曾天真地認為,馬來半島的熱帶叢林並不適合裝甲作戰,因此完全未曾部署。
而如今,他們隻能眼睜睜看著日本坦克部隊在叢林中勢如破竹,終於明白那是多麼愚蠢的判斷。
“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在此投降。”
此刻,美國太平洋艦隊已在珍珠港遭受重創,如果再失去新加坡,那麼整個英國遠東艦隊都會陷入絕境。
作為“東方的直布羅陀”,新加坡一旦丟失,東南亞的防線便會徹底崩潰。
亞瑟·珀西瓦爾心懷恐懼,卻隻能死守新加坡。
“但願德國儘快派遣援軍......”
他抬頭望向逐漸被壓縮至新加坡的英軍旗幟,心中暗暗祈禱柏林能儘快作出決斷。那已是新加坡最後的希望了。
......
“新加坡的英軍向我軍發來了支援請求?”
“是的,總理。卡爾斯司令官已經收到了亞瑟·珀西瓦爾司令的求援。”
“唉,才幫過英國多久,這會兒又要幫他們了。”
沒辦法啊。
新加坡若是失守,他們同樣會陷入被動,隻能伸手相助。
“所以說,把馬來一線的防禦早早築牢不是更好麼。”
當然,英國起初也許真以為那點部署就足夠了。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在英國的想法中,若他們是孤軍奮戰也罷了,可如今太平洋既有德國在,還有荷蘭、澳大利亞、加州共和國這些盟友在一旁撐著,哪還有那種必要?
可偏偏因為愛德華的闖禍,馬來局勢隨之動蕩,又逢日本孤注一擲偷襲珍珠港,美國的太平洋艦隊被一舉壓製,短時間內無法出動,一切就變得不同了。
不過說到底,珍珠港的慘劇眾所周知,但愛德華那檔子事卻是連漢斯也沒料到的。
因此既然沒預見,倒也無話可說。
“我記得,我們在太平洋的駐軍並不算充裕,若抽調兵力去新加坡,會不會有問題?”阿登納道。
由於珀西瓦爾實在不怎麼讓人放心,因此為了保險起見,空軍與地麵部隊全都要大力支援。
“凱特爾部長,目前駐紮在新幾內亞的地麵部隊中,有多少可以立即調動?”
“嗯......眼下有海軍陸戰隊。”
“海軍陸戰隊麼......”
凱特爾略一思索答道,阿登納微微眯起了眼。arinekorps)編成的第一海軍軍團與第二海軍軍團。反正近期在太平洋方向也沒有大規模兩棲作戰的計劃,把他們派往新加坡也未嘗不可。
“那就決定了,派第一海軍軍團,以及新幾內亞駐守的空軍部隊前往新加坡。”
“是,總理。部隊裡配屬了三號坦克,還有俯衝轟炸機與充足的反坦克火器,足以堅守新加坡,直到增援到來。”
據說正南下的新加坡日軍裝甲部隊超過二百輛,但歸根結底,也不過是八九式中戰車和九七式中戰車罷了。
那是日本在昭和時代量產的主力戰車,火力貧弱,裝甲單薄。彆說和德方的三號坦克相比,就算是外號“美洲獅pua)”的sd.kfz.2342裝甲車,防禦力都在它們之上。
對付這等對手,三號坦克綽綽有餘。
“另外,把外籍軍團也派去吧。”
“外籍軍團?您指的是......華人部隊?”
“正是。他們不僅是優秀的狙擊手,還是訓練有素的飛行員和坦克兵,能起到大作用。”
“嗬......我原以為那是總理您暗藏的王牌呢。”
“確切地說,就是為這種時候準備的王牌。”
更何況,他們早就按捺不住想與日本開戰。如今機會終於擺在眼前,他又何必阻攔?
喜歡如何拯救德意誌請大家收藏:()如何拯救德意誌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