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軍攻擊!”
“哇啊啊——!!”
1936年7月12日。
盟軍為發動反擊所做的第一步,就是突破防線,向蘇聯北方戰線發起攻擊。
“小心彆深入得太過,那樣吃大虧可就本末倒置了。”
“是,曼納海姆總司令同誌!”
不過盟軍的這次進攻,雖然讓人有些警覺,但並非為了求取真正的勝利。
眼下的攻擊不過是一枚誘餌。
這是一場為釣取名為‘庫裡克’這條大魚而準備的誘敵之計。
更確切地說,是故意放手猛攻然後裝作敗退,誘使敵軍追擊到布置有埋伏的維普裡這片地區來。
“敵人,敵人的進攻!”
“快把機槍搬來!”
對那些對內情一無所知的蘇聯士兵來說,這簡直像晴天霹靂。
平日裡總是他們主動出擊,一點都沒想到盟軍會反過來進攻。蘇軍士兵臉色煞白,驚慌失措地抓起p1910馬克沁機槍和dp28捷格加廖夫輕機槍,匆忙布起防禦陣地。
嘶——!
“是尖叫漢斯!”
“趴下!”
然而仿佛嘲笑他們的慌張,沒過多久便從前線響起了連綿的炮火,先是噴煙者火箭炮,然後整條戰線便被猛烈轟擊。作為誘餌的攻勢比想象更為壯觀,但欲擒故縱,越要做得越像真。
盟軍為徹底迷惑蘇軍,在出擊時便以必勝之勢強攻到底,將蘇軍一步步逼向陷阱。
嗒嗒嗒嗒!嗒嗒嗒嗒!!
“前方發現突擊步槍!”
“我們怎麼就沒有那玩意兒?!”
“就算有也不會給我們用的吧?連衝鋒槍都說子彈省著點不給,哪會給這貴東西!”
本就猝不及防的蘇軍真是苦不堪言。空襲與炮火再加上冬季已過但技術依舊犀利的芬蘭軍隊,以及前來援助的北歐鄰國步兵,都以德軍提供的突擊步槍為先頭,從四麵八方撕咬他們。
蘇軍雖然也有延續費德洛夫自動步槍的avs34西蒙諾夫自動步槍這種武器,但avs34存在與史實中avs36類似的諸多問題。
作為自動步槍,它仍采用俄製步槍口徑7.62x54毫米r步槍彈,後坐力過大,以致連本應成為優勢的連發都難以施展。
因此蘇軍匆忙投入生產半自動的托卡列夫式svt3638),同時為統一彈藥供應,甚至將早已停產的舊式標費德洛夫自動步槍從“墳墓”中重新拉出。
老式費德洛夫使用的是日本製6.5x50毫米sr有阪子彈,相較avs34反坐力要小得多,而當時日本又是蘇聯的盟友,這在補給上曾帶來短暫好處。
但這些仍遠不能滿足前線的巨大需求。
svt36正如其名字所示隻是剛開始量產,而日本本身的工業能力也無法在彈藥愈發緊張的情況下再大規模供給蘇聯。於是蘇軍步兵不得不仍舊拚命依賴那把老舊的莫辛—納甘步槍。
想到盟軍大多數步兵都裝備了突擊步槍或來自援助方的索米衝鋒槍,想想就夠讓人惱火。
“把人馬繼續投入前線!用人海和物資把他們壓下去!”
“指揮官同誌,現在與其反複輪番上陣,不如後撤整頓再行出擊......”
“科涅夫同誌,退卻這種話是什麼意思,像懦夫般有何用!我的字典裡沒有後退二字,絕對沒有!”
而那位既是他們的司令,又是讓蘇軍步兵至今連一挺合格衝鋒槍都拿不到的罪魁禍首庫裡克,還在滔滔不絕地說著荒唐的話。科涅夫以及北方戰線的將領們心中俱是一股急得像要長瘡的無力感。
但對庫裡克行為發狂的,不僅僅是這些將領。
“為什麼他們老是被打得滿地找牙?”
“這不是我們想要的......”
同樣為此感到焦躁不安的還有盟軍上層。庫裡克實在糊塗得讓人絕望,眼看誘敵攻勢要變成真正的進攻,計劃的誘餌性質正逐漸瓦解。
表麵上或許有人會想‘就這麼硬衝過去不就行了嗎’,但敵軍兵力太多,這樣做很可能過度消耗時間、資源與人力。莫德爾方之所以設下埋伏並非沒有道理。
“都彆慌,鎮定守住陣地!”
“弗拉索夫同誌?”
“敵人的攻勢看似凶猛,但還不到無法阻擋的程度。振作起來,堅守陣地!”
這時,能夠解除大家心頭鬱悶的人出現了。此刻在蘇軍中尚被寄予厚望的安德烈·弗拉索夫andreyandreyevicasov)站了出來。
“為祖國,為斯大林,衝鋒!”
“烏拉啊——!!”
“敵人太強,撤退!”
“撤退!撤退!”
以弗拉索夫為首的部隊開始對抗盟軍攻勢,這一刻起,北方戰線的部隊終於回過神來,開始反將盟軍逐出陣地。
這是盟軍刻意安排的局麵,但對那些不知內情的蘇聯北方戰線軍官與士兵而言,弗拉索夫的英勇表現就像黑暗中劃過的一道光。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司令員同誌,盟軍正在撤退到維普裡。”
“什麼?哈,哈哈,哈哈哈!這些反動的家夥,竟敢愚蠢地瞧不起我庫裡克,結果自找大禍了吧。科涅夫同誌,你看,我果然是對的吧?”
與此同時,那位正坐在司令席上、正自我陶醉地以為一切功勞都是自己的庫裡克,臉上也掛起了得意的笑。他的一舉一動正被科涅夫與參謀們實時目睹,後者的臉上寫滿了無言的惱怒。
說到底,真正做事的是弗拉索夫和前線的指揮官們,而庫裡克除了照例發號施令、坐在調度台前說些愚蠢話之外,幾乎毫無建樹。
“輕率的攻勢和失敗會把敵人的士氣打垮。這正是徹底殲滅這些狂妄盟軍的時機!”
然而庫裡克那種把下屬的功勞據為己有的心理,使他完全看不見手下們臉上冷卻如冰的神情,他隻是大聲叫喊著。
“現在立刻把一切可用兵力推進維普裡,隻留下最低限度的防守力量就行。我要把蘇維埃的第一場光榮勝利獻給我的總書記同誌!”